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临沂新闻 > 正文

临沂一村庄变成一所学校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8-04-10 01:15   https://www.yybnet.net/

在临沂高新区,有这样一个村庄,这里不光村委会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学校家委会也参与;这里不光有乡音乡情展览馆,还有求知大道、丰收大街。这个村就是临沂高新区马厂湖镇西叠庄村,一个省级贫困村。如今,全村礼善,全民创业。春蕾学堂育儿童春雨课堂培养创业者  西叠庄村的变化与一个人有关。他就是临沂高新区教育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魏群。他把西叠庄村变成了一所学校。  “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于勤。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放眼望去,该村墙上写满了劝学语言。村里还有一条求知大道,这是村里70余个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其设计也颇费心思。孩子们一出村,就在村口看到,“学习造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一回村,便看到“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大美西叠"。  记者发现,求知大道的文化墙上还写满了孩子们的常考内容。  考虑到孩子放学后无处可去,魏群开办了“8分钟小课堂",他亲自授课。授课完毕,孩子们在村委会上自习。就这样,村委党员活动室变成了孩子们的“春蕾学堂"。与此同时,魏群还为该村创办了“春晖讲堂",邀请王大龙、黄明等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到村送课,将最高端的家庭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该村还组建了村级家委会,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为教化村民,西叠庄村还创办了“春雨课堂"。“西叠庄村创业者联盟"就因这个课堂产生。在这个课堂上,农业种植专家来了,培训家政月嫂、淘宝网店、厨师面点的老师也来了。“有了这个课堂,我们的思路一下子就开了。不再只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如今,有的村民到城里创业去了,有的村民则把农业做出了新的样子。"村民刘盛福说。贫困户买上小轿车物质精神都脱贫  村民张秀华15岁时,父亲张文廷在砸石子时碰瞎了眼睛。起初,他和母亲主要种小麦、玉米,日子总是脱不了贫困线。后来,张秀华主动加入了村里的黑木耳种植合作社,跟着合作社学技术,学经营。去年,他的3亩黑木耳收获纯利润4万元。  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擦车。原来,他今年刚刚贷款买上了小轿车。“感谢政府的帮助,我和我母亲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我母亲不再抱怨生活的难处,反倒是自己买了个豆浆机,天天在村里卖豆浆,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张秀华说。致富思路活起来向善家风刮起来  “掘地三尺,只为找到最好的你",这是西叠庄村雪莲藕的广告语。200余人次在村里的学堂接受培训后。如今,西叠庄村走出了“一黑一白一黄"三大农产品,即吊袋黑木耳、雪莲藕、皇路小米。“上了学"以后再回来搞农业,村民的思路与以前截然不同。  村风也发生了变化。村里有一对老夫妻在临沂住院,晚上回村时公交车已停运。于是,他们便在“西叠庄村大家庭"微信群里面发了一条“求捎带回村"的求助,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刚好在临沂办事,愣是多跑了几十公里路捎自己的这位老乡回家。  就像这样互帮互助的小事,西叠庄村每天都在发生。正如刘盛福所说:“西叠庄村所有善的能量都被激发了出来。"

新闻推荐

假日旅游请带上“文明”出行

本报讯(记者王惠)眼下正值出游踏青的好时节,但与美好春光相比,一些游客的出游行为却不那么“美丽”。在临沂观唐温泉,有的客人随手扔垃圾,语言粗鲁;有的在大堂内抽烟,将脚翘在桌子上;有的随手折花、随...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临沂一村庄变成一所学校)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