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临沂新闻 > 正文

◎临沂人的公交变迁 从八辆到两千从普通到定制

来源:沂蒙晚报 2018-12-07 14:32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市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让市民感受最深的地方往往都是最贴近生活的衣食住行,公交车的发展自然是其中之一。

从笨重的机械式车到高档的空调车,从柴油车到新能源纯电动车,从最初的2条线路8辆车到现在105条线路2000余辆车,从上车买票到刷卡、扫码乘车,以及刚推行的定制公交……今年是临沂公交成立的四十周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十年来,临沂市城市公共交通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

◎改革开放前:

1路公交车开通填补公交空白

建国后,临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十分缓慢,1970年以前,城市公共交通在临沂城的发展仍是一片空白,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力车和机动三轮车从事城内的客运交通。直到1970年5月,临沂县城建局组建公共汽车班,当时,仅有2台公共汽车,1条运营线路,线路长度5公里,从此填补了临沂历史上无公交的空白。“我记得当年最早的公交车是1路,走的路线应该是从人民公园到生建附近。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大城市早就有公交了,但咱临沂人哪见过啊,平时出门能骑个自行车就不错了,头次坐车的时候特别新鲜,不少人都专门去试试。”回忆起第一次乘坐公交车的情景,今年73岁的老人董文清仍十分激动。“那时候的公交车不像现在那么大,也就像个大面包车,驾驶员旁边就是发动机的大盖子,噪音很大。上车要先说去哪里,然后售票员按几个站收钱,一个站好像是5分钱。”董文清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当时就住在人民公园西边,上班主要是靠骑车,有了1路公交车后,出行方便了一些,不过,由于那时候人们收入比较低,再加上只有这一条线路,乘客是比较少的。

据临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的1路公交车,从人民公园发往生建站,途经银雀山路、沂州路、解放路和工业大道。由于车辆少,班次每隔半小时一趟,车上设有专门的售票员,票价则根据每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远近收费,一个站点大约 5分钱,车辆以柴油和汽油车为主。

公交线路的开通运营,给许多市民提供了全新的出行方式,也让临沂有了公交车。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比较低,城市交通不发达,乘客极少,使得汽车班的运营比较困难,只能依靠有限的国家补贴维持发展,企业一直处于艰难的摸索前进中,尽管苦心经营了八个年头,截至1978年上半年,临沂公交车也仅发展到8辆车,53名职工,年运行仅30万公里,客运量不足100万人次。

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临沂公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好机遇。1978年10月,经原临沂县委批准,临沂县公共汽车公司正式成立,临沂公交自此开始了正式运营,线路也增加到2条。

◎上世纪 80-90年代:

公交颇受群众青睐,几乎每趟车都挤满了人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公共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临沂县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后,制定了《临沂公共交通规划》蓝图,扩大公交规模,增加车辆,增设线路。“我记得1985年时,公交车的线路还比较少,但坐车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时候车上很挤,因为公交车确实方便。比如从我老家罗庄区付庄到市区来,没有公交时只能骑车,一骑就是一个多小时,累不说,还耽误时间。后来通了公交,就方便多了,从家里步行个一里地到站点,一路坐车过来也就半个多小时,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很方便的。”董文清老人回忆。“刚参加工作时干的是乘务员,在车上卖票,票包挂在脖子上,那时候沂州路和解放路交会处的东方红广场是始发站,从始发站到临西一路和解放路交会的老汽车站,是五分钱,我们那时候上班就是满包里都是零钱,分疙瘩,一毛的,两毛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入公交行业工作至今的庄静告诉记者,当时的公交车标准配置就是驾驶员加乘务员,乘务员要负责卖票,开关车门,还要及时清点人数。最开始因距离不同,票价也不同,好的乘务员要熟练记住每个站点间的票价。

1995年,临沂撤地设市,对整个临沂的发展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对公交行业来说也是充满机遇、充满挑战的一年。“那时候咱临沂批发城叫响,客流量一下子就上来了,几乎每趟车都挤满了人,为了解决人多车少的问题,公司购进中巴车,车长从原来的6米变为8米3,车辆也增加到14台,班次加密至每 14分钟一班。”1993年参加工作的临沂公交集团一公司经理庞景印告诉记者,1995年后,随着临沂城市规模的扩大,公交客运市场逐步形成并稳步发展。

◎2000年-2010年:

夜班车“登场”、站牌站点改造……公交转型升级

1999年,临沂有了夜班车。1路公交从早上五点半运营到晚上八点半,票价增至 1元一次。“那时候去济南、北京,最羡慕的就是人家公交车有夜班。”董文清老人告诉记者,临沂开通夜班车后,对于市民的出行来说无疑是一大喜事。“我是1999年到公交公司开的6路,那时候的车是绿皮发动机前置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发动机的盖子不能盖上,冬天透风,夏天把腿毛都烤糊了!”BRT1路公交车司机季洪刚告诉记者,后来公司将中巴车换成了中通客车。“发动机后置了,安静不少,密封性也强了,乘客坐起来舒服很多。”

除了车型的更换,公交站点、站牌也在这个时期转型升级。“2003年之前,那时候的公交站牌只有个标志,没有详细路线之类的,不少没坐过的人只能上车再问到哪,很不方便,后来公司对这方面进行了改造,确实方便多了。”公交司机刘仲涛说。

据临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04-2006年,全市共更新公交车辆175台,新增、改造公交站牌、站棚527处。2007年,为配合临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搬迁,满足市民出行和乘客换乘需要,对前十街以北,双岭路以南,工业大道以东,通达路以西范围内运行的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共调整线路16条,占运营线路的36%。2008年,编制《临沂市公共交通规划》,把公交场站和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将公交港湾、停车场、首末站、候车亭等设施作为新建居民小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2010年至今:

定制公交、扫码支付乘公交越来越便利

谈起近几年来临沂公交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纯电动车以及新能源车的普及、线路的优化密集以及刷卡、扫码支付、定制公交等智能化、便民化的改造,使得人们乘坐公交更为方便快捷。

2015年,通过国家、省、市对发展新能源车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机遇,临沂市购置了600台纯电动公交车。2016年,再次购置500台电动公交车。截至目前,临沂公交集团已开通105条公交线路,2000余辆公交车实现100%新能源化。

小路无公交一直都困扰着许多市民。为此,临沂公交集团先后引进小型公交车,开通迷你巴士线路,方便市区狭窄路段居民乘公交出行。

记者了解到,为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出行,目前临沂市公交还开通了旅游专线,满足市民节假日游玩的出行需求;开通兰山中心城区到临沂经开区朝阳社区、北城到临沂经开区朝阳社区、北城到河东、北城到罗庄中心城区、北城到保税区等社区公交线路,加强了北城新区与各区的联系。

“市民的乘车条件好了,但是交通状况造成的乘车难问题依然存在。”临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缓解这一问题,我们搭建了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实现公交运营的实时、统一调度;推出了‘掌上公交’手机APP随时可查公交线路实时位置;建设了公交IC卡服务系统,面向全市发行公交IC卡;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学生办理免费卡和优惠卡。此外,还实现了支付宝支付、银联支付、滴滴支付、网上充值、异地充值等,尽可能地惠民便民。”

2018年11月19日,临沂市首批22条定制公交线路正式开通上路运营,由15辆13座商务车和7辆6米公交车组成的定制公交在早晚高峰两个时段上路。自此,市民可根据自身实际出行需求,为自己“量身定制”公交线路。

┬本报记者陈牛

新闻推荐

刚买的电动三轮发现二次喷漆痕迹? 律师:商家或厂家有举证责任

本报12月5日讯(记者赵泽军)“才买了10多天的电动车发现喷过二次油漆,最让人恼火的是他们居然不管。”12月4日,家住罗庄的连...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临沂人的公交变迁 从八辆到两千从普通到定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