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21日讯 21日,2019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召开。据了解,去年城市管理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绣花工程”,着力加强综合考核,部署实施智能化管理、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和城乡环卫一体化三大攻坚战,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大美新临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2018年临沂市城市管理部门大力推进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培育推广兰山区“六乱”治理工作法和“三长一会”制度,打造了城市管理的“兰山样本”。同时,启动市直部门单位考核,定期通报公示考核成绩、召开点评会议,调动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市综合考核平均成绩同比提高5%,60%的县区、镇街成绩处于全市平均分以上,且差距明显缩小。
通过实施“绣花工程”,城市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加强环卫专项考核,推动建立中心城区环卫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市管区域环卫设施实现精细管理,全市48条道路实行深度保洁,其中33条通过省级验收,中心城区道路保洁总里程达 836公里,日洒水总里程达3500余公里。
2019年,临沂市城市管理部门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党建引领、走在前列”为目标,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提高便民服务水平,着力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模式、方法转型,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快实现全区域、全时段、全要素监管。高效推进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创出“临沂经验”。
[2018年工作亮点直击]
城市道路总体完好率达97.1%
2018年,临沂市城市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桥梁加固、管网整治等12项重点项目(含4项民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年度任务。全市26座污水处理厂平稳运行,共处理城市污水3.9亿吨,其中主城区12厂处理2亿吨;处置污泥18.3万吨,其中主城区处理7.2万吨。
在城市道路方面,健全路桥病害“早发现、快处置”机制,完成两座桥梁加固维修,整修人行道15万平方米、车行道32万平方米、路沿石13万米,打通“断头”人行道13处,修装路名牌、桥名牌574块,城市道路总体完好率达97.1%。
新增中心城区楼宇景观亮化165栋
2018年,城管顺利建成市城市防汛应急救援站,整治北城新区管网142公里,新建排水管网3.5公里,疏通管网280公里,清挖雨污水井7.5万座(次),排查整治道路窨井盖54万个,整治黑臭水体9.4公里,汛期实现安全度汛。
在城市照明设施方面,健全照明设施全天候巡护机制,完成12条道路照明设施大修和60条道路灯杆改造,整治照明安全隐患和故障点492处,照明设施综合完好率达99.8%,功能照明实现远程管理。新增中心城区楼宇景观亮化165栋,春节节日亮化受到各级领导和市民广泛好评。
治理各类违建6.7万起约4035万平方米
2018年违法建设治理继续推进,通过健全市违治办运行机制,建立信用联合惩戒和问责制度,压茬推进河道两侧、街道两侧、城市出入口、住宅小区、城乡接合部“五大攻坚”,全市共治理各类违法建设6.7万起、4035万平方米。实行“拆、清、改、绿、用”五措联动,新增停车位2.23万个,增加市民活动场所575处,增加绿地面积89.2万平方米,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
[2019年城市管理目标点击]
■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市管理标准越来越高、涉及面越来越广,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2019年,城市管理系统将抓住机构改革的重大机遇,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划转职责,理清责任边界,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确保重心下移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同时,加快思想和业务转型,将工作重心从管片区向管行业转移,从抓具体向定标准转移,从考核单位向考核县区转移。
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目标,2019年城市管理系统要学习、运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从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网格管理、发挥社区作用、动员公众参与、提高文明意识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加快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模式。
■分类编制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
为更好的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市城管执法支队牵头,分类编制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快实现全区域、全时段、全要素监管。一月一主题,压茬推进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等集中整治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后纳入常态化管理。
积极理顺中心城区环卫管理体制,健全环卫保洁体系,提高环卫保洁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加强监督考核,加快实现保洁区域、时段、精细化“三个全覆盖”。深入开展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提升城市道路保洁水平。高效推进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提高全过程管理水平,创出“临沂经验”。
■争取10月份完成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建设
加快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软硬件建设,综合设置市、区、街三级监督指挥、智能化视频监控、协同办公等坐席,力争5月底前投入运行,初步实现“一屏览全城”。加快推进智慧执法、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停车等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争取在10月底前建成运行。
积极理顺市、县区、镇街三级智慧城市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各类事项处置流程,加强重大事项分析研判和指挥调度,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建立市场化信息采集机制,打通信息采集、任务派遣、现场处置、反馈评价全链条,提高案件办理效率。强化城市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和管理分析,加快建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机制。
■再拆违500万平方米,增设便民服务设施
2019年将以在全省率先实现存量“全清零”、增量“零增长”为目标,聚焦城市建成区特别是市民身边的违建,实行网格化控违、即时化查违、指派式拆违和联动化治违,力争治理建成区内违建500万平方米以上,并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收好80处市直涉公违建治理尾子,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全市开展“零违建小区”创建活动,每季度评选100个达标社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综合运用“拆、清、改、绿、用”等措施,最大程度提高治理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
治理违建的同时,临沂市将大力推进重点和民生项目建设,健全中心城区便民服务设施管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指导各区大力推进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推动打造“15分钟生活圈”。充分利用边角地块,“见缝插针式”补建、改建便民服务设施,疏导安置流动摊点和马路市场,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本版文图 记者董立军
新闻推荐
被告人杨某某非法收购、出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雀鹰和赤腹鹰4只,构成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临沂兰山法院...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