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本报通讯员 臧德三 张庆飞
今年,山东省将流程再造攻坚列为“九大改革攻坚行动”之一,减权放权授权是其中重要内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业性强,在审批权限下放过程中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临沂市兰山区通过探索区镇事权改革,设立西城行政审批服务局,加强乡镇审批权限承载能力,41项工程建设类审批事项全部可以在乡镇办理。
有了“明白纸”还要少跑路
“为了让企业搞清楚办理项目手续的流程,我们除了为每个项目安排一名包企干部,还专门编制了一张‘明白纸’,手把手地教。”6月20日,在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兰山区西城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崔元成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手续办理清单,清单中详细罗列了项目手续办理的各个细分步骤,就连各项手续办理的窗口位置都一目了然。
但政策“明白纸”离企业明白了,还有一些距离。崔元成告诉记者,在一次“明白纸”告知会上,西城开发中心召集了辖区内的多个企业负责人,详细解读办理流程。会后,山东欧普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自兰拿着“明白纸”告诉崔元成,虽然清单很详细,但让企业工作人员去城里跑手续,有时还是搞不清,耽误大把时间。
西城,在兰山区的版图内,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根据临沂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该区域的发展定位是“产城融合”,包含了商贸转型升级、物流转型升级、木业转型升级,以及科技教育、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城市服务业培育等多重业态。最重要的是,其中还有临沂商谷示范区、国际陆港、G2新型科技物流基地等重头项目,是临沂商城转型升级的承载区。仅2019年,西城建设的主战场义堂镇,就有40余个建设项目落地,拆迁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
“大批项目落地,带来了海量的手续办理任务,我们希望到2023年全面完成商城转型升级任务,这就必须进一步压缩项目手续办理的时限,不能再按照老办法按部就班地帮扶企业了。”崔元成说。
西城吹哨部门报到
去年九月,兰山区启动区镇事权改革工作,在临沂西城试点“西城吹哨部门报到”,促进区镇两级实现联动,探索片区建设的扁平化运行机制。区直部门抽调专人进驻西城办公,义堂镇定期梳理需要区里解决的事项清单,区直部门现场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同时,义堂镇也按照新落地项目的推进流程,成立了土地运作、手续办理、建设推进三个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全力靠上服务企业。
“不过这其中也有些无法现场办理的业务,那就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手续,有些手续需要到市里的审批部门办理,我们就带着企业员工去城里跑手续。”义堂镇党政办副主任刘传玉就是手续办理专班的负责人,据他回忆,大约跑了几个月,陆续招引来的新落地项目就让义堂镇的各个包企干部有种疲于奔命的感觉。
在一次区镇协同办公会上,包企干部城乡两头跑的问题被提了出来,有人给出破题思路,如果能把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就可以极大地减轻乡镇工作人员的负担。
全省首个镇级行政审批服务局
“但这个想法并不容易实现。”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付伟告诉记者,从去年6月起,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就按照简政放权思路,分两批将109项业务的审批权下放到了街道、乡镇一层,并采用委托审批的方式,由街道、乡镇工作人员直接进行审批。去年兰山区共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2.1万份,其中98%都是由镇街一级审批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在镇街一级审批办理的比例也超过了90%。但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专业性很强,不同于前期下放的事项,乡镇很难承接。
为了攻下这块简政放权改革中的“硬骨头”,今年3月义堂镇抽调4名学历较高、学习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前往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参加培训。38岁的社区干部李金伟就是其中之一。
“光是学着审核一份环评报告就相当不容易,防护栏应该距离多远,噪音控制应在什么阈值,水电线路如何规划,都有详细的规定。”李金伟说,最终审批部门从41项工程建设类审批事项中,梳理出了18项高频事项,下放到义堂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
同时,兰山区积极试点“拿地即开工”改革,改变过去区市之间、部门之间串联审批的流程,实行多方并联模拟审批,仅用1天就能实现从模拟审批转为正式审批,完成“三证”发放。5月中旬,山东欧普科贸有限公司等3个重点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5月28日,临沂西城行政审批服务局揭牌,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正式进驻义堂镇,理顺体制机制,弥补了乡镇审批业务承载能力的不足,41项工程建设类审批事项全部可以在乡镇办理。
“从以前乡镇帮着企业跑手续,变成直接在镇里就能办手续,行政审批服务局在乡镇开‘分号’,让临沂西城的审批速度有了质的飞跃。”兰山义堂镇党委书记、西城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刘振超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临报融媒记者刘婷)为了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山东智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贷款产品,其中“经营贷”...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