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界湖街道把文化繁荣作为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投入,丰富活动,塑造品牌,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街道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街道文化工作以各级文化惠民政策落实为基础,以资金投入为保障,不断提升各村居、社区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街道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和年度考核。近年来,先后投入520万元,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以文化站为龙头,村居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为骨架,以文化广场和文化团队为脉络的文化服务圈,文化建设大环境显著改善。
为让文化“接地气”、惠民生,街道先后成立文艺演出服务队18支,广场舞表演队120支,庄户剧团8个。文化站开办了广场舞、乐器等10个免费公共文化培训项目。依托“一村一品”、“一居一特”等新兴文化载体,打造民族舞、夕阳红合唱团等特色文化社区,组建了“舞动红扇”文化义工队伍,街道老年腰鼓队、水湖套社区红声歌唱团、北村社区合唱队、南村社区计生文化宣传队等十几支社区群众性文艺队伍,文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吸引近万名文艺爱好者参与,实现了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的“优化共享”,街道全部村居实现了“一村一年一场戏”的目标。
界湖街道文化底蕴丰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高。文化广场已覆盖街道村居社区数量的2/3以上,休闲时间,群众在广场自娱自乐,“歌如海人如潮”,成为基层文化的“新常态”。德胜、城东等社区的文化大院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团山庄的京剧,让村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本土特产、高雅食粮”。街道结合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提出了“五化五工程”为民十件实事,启动了文化惠民工程、乡村记忆工程等,举办了两届广场舞大赛,并现场为每个村居免费发放便携式音响一套,街道设立的文化专项奖励基金已发放65万元。成功举办了沂南县十一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界湖街道专场,三届街道职工运动会,鑫源社区柳行村举办了“送戏下乡”暨乡村大舞台启动仪式,在南村社区举办了两批“送文化下乡”暨音响器材发放仪式。金场、北村等10个社区成功举办了社区文化节。夏庄社区举办了“庆元旦、迎新春暨鸿顺杯广场舞大赛”。另外,连续7年承担县诸葛亮文化节祭拜典礼及现场服务等大量工作。文学创作繁荣。南村82岁的高禄堂、界湖中心小学的高薇、南寨的刘英、北寨的郭敏,他们文有特色,贴近生活,成为沂南文学创作的中坚。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在德胜、朱家岭等村居传承。革命战争题材文学影响深远。大成庄回民神枪手金维三的事迹广为传颂,长篇传记小说《神枪金维三》,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群众文化活动日趋丰富。
塑造品牌,文化产业炫起经济亮色。以小流域石榴、山枣节为特色的石榴、山枣采摘休闲文化,玉树祥石的玉石文化,以诸葛亮城、十里汉街为代表的汉文化,智圣汤泉的温泉养生文化等等,街道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目前,街道文化企业发展到10个,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群众保护文物意识增强,北寨汉墓名扬海外。北寨村的手编“席戒子”、柳行村的手编柳制品,布稻囤的手编笊篱、鳖盖等作为天然的实用品、艺术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甚至走出国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魅力界湖正绽放在古老的阳都大地,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才等优势,积极探索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全力推动街道文化工作健康和谐发展,让全街道人民充分享受到共建共享“文化”带来的成果。 卢克叶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28日讯 (记者 焦雅奇)今天,省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督查组来临沂市督查。督查组一行现场检查了银凤陶瓷集团和天元集团市民中心工程项目工地,并召开了座谈会。督查组对临沂市农民工工资支...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