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召功 王珊珊
从村里村外的垃圾成山,到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从街头路边的污泥水坑,到村口街巷的平整干净;从随处可见的杂草破墙,到草美花香的街边绿地……从广大第一书记进入任职村开始,各村内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便翻开了新的一页。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一个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无论是村庄还是社区,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第一书记首先带领村“两委”成员把重点放在精扫细清上,与群众一道进行“大扫除”,全面清理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田间地头的各类积存垃圾,整治清理村庄主街道乱搭乱建违章建筑、临时摊点、广告招牌和小广告等,着力净化村庄环境。同时,普遍在任职村内设置生活垃圾箱,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并成立环卫保洁队伍,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这里以前是个大垃圾坑,村里的垃圾都往这里倒,环境别提多差了。我们和老百姓一起将垃圾清理出来后,就在原地重新规划建设了人工湖。现在,这里成了我们社区的水上公园。”在平邑县兴合村,第一书记季大勇和群众一起做了这件事。
在兰山区方城镇西街村,第一书记清理了淤泥、疏通了河道,更疏通了百姓的心结。“这河道以前只有三四十公分宽,水质乌黑,小鱼小虾一点不见。现在这么一清理,再修上小路,真成公园了!”西街的村民们高兴地说。
有的任职村道路低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第一书记们便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实施“户户通”项目,并在道路两侧修建地下排水沟,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更进一步提升了村里的卫生品质,进而提高的是村民的幸福指数。
“以前我们村路不好走,坑坑洼洼,有的地方拖拉机都过不去。现在全是水泥路,一直铺到家门口,真是我们的福气!真是感谢第一书记!”蒙阴县蒙阴街道八达峪村一位老大爷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
为方便群众夜晚安全出行,第一书记们还在村庄道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还没安上路灯时,晚上出来的人很少,小卖铺也早早关门,比较冷清,现在晚上比以前热闹多了。”沂南县一名老支部书记这样说。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环境,第一书记们就地取材,着力抓好村内主要街道的绿化治理,并引导群众搞好庭院绿化美化,倡导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种植花卉。同时,通过粉刷墙面、绘制文化墙,进一步美化村民居住环境,全力打造宜居家园。
环境治理了,乡村优美了,群众心情变好了。在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第一书记将工作重心切入到乡村旅游发展暨旅游项目建设上来。在美丽的村庄里,改建提升了体现沂蒙山区风情文化的农家小院,还帮助配套建设纪嫂纪念馆和公社记忆大院,铺设了红色广场、停车场,设置乡村旅游指示牌6处,新修游路4000多米,对重点区域进行了绿化、美化,组织开展了2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实现了乡村旅游发展有新突破。
新闻推荐
林峰海在接受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采访时强调一丝不苟“摘穷帽”全力以赴“拔穷根” 确保老区人民一个不留地全部实现脱贫张术平接受采访
本报4月1日讯 (记者 徐洋)3月31日至4月1日,中宣部新闻局组织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来临沂市,就***举措进行采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分别接受采访。林峰...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