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珊珊
农村妇女“两癌”普查与贫困患病妇女救助、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农村标准校舍建设、妇女儿童公共服务场所建设……近年来,一项项关系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民生项目,正在临沂市深入实施开展,将全市妇女儿童的幸福生活不断向前推进。
以民生项目为突破,及时解决妇女儿童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正是临沂市“十二五”以来妇女儿童工作的亮点所在。“临沂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妇女就业和妇女儿童健康、教育、社会保障及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每年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民生项目,集中力量办理一些妇女儿童直接受益的实事,从而有效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妇联主席相启荣这样说。
今年51岁的马邵娟,沂南县界湖街道后中疃社区的普通妇女,就是临沂市民生项目的受益者。201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两癌”检查纳入2012-2015年全市民生实事和“十二五”时期为妇女儿童办的10件实事,利用3年时间投入专项资金1.1亿元,对全市107万名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
当年,马邵娟被查出患有乳腺癌,治疗花费近20万元。2012年2月,市妇联争取全国专项救助金进行了救助。现已恢复健康的她,成为当地社区“两癌”检查宣传员,还组建了一支“留有余香”巾帼志愿关爱队伍,积极帮助社区的孤寡老人和贫孤儿童。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两癌”检查111多万人,确诊乳腺癌553例、宫颈癌708例,均得到及时治疗。
在积极推动“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为妇女儿童办的10件实事落实的同时,2014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建立贫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长效机制等为妇女儿童办的6件实事。此外,市政府还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全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工作的意见》,每年安排200万元扶持资金,重点发展家庭手工业、商业贸易、家庭服务业、农家乐旅游、特色种养业等五大领域。
“我们县把为妇女儿童办实事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在资金安排、资源配置、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向妇女儿童倾斜,为妇女儿童办实事的项目都得到较好完成。”临沭县妇联主席庞芳介绍,在促进妇女居家就业方面,县里做了大量工作。
临沭县宜然家居旗舰店的张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自家的小淘宝店做成了“名企”。“我一开始只是在网上售卖临沭柳编制品,后来在县里各方的支持下,决定注册公司、开创品牌,做大做强这门生意。”时至今日,宜然家居旗舰店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现在,周边有2000多名妇女给我们提供柳编制品。”张婕说,2015年该公司还被市妇联授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电商示范基地。
临沂市沂蒙大姐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是市妇联为解决女性群体就业而创办的家政服务机构。该中心与临沂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了“巾帼众创在沂蒙”行动,着力打造巾帼创业孵化基地。“近年来,我们主要立足妇儿中心‘沂蒙大姐\’‘文知星\’‘好\’字系列三大品牌,明确发展重点为家庭服务业、少儿教育培训、女性生活服务三大板块,突出大众化、普惠性的巾帼创业孵化基地特色。”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高为俊介绍, 2015年,临沂市沂蒙大姐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是11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之一,并获得500万元扶持资金。
在巾帼创业孵化基地辐射带动下,一批创业妇女迅速成长,一批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加工点、经营户、小微企业达4.2万多家,带动了86万名妇女就业。
市财政共投入3.15亿元,建成了一批妇女儿童公共服务项目,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福利院等已经投入使用。各县区加大财政投入,全市共建“乡村少年宫”、“七彩小屋”、“留守儿童爱心家园”和“妇女儿童家园”等930个,为基层妇女儿童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提供了公共场所。
新闻推荐
沂南讯 为促进节后各项工作早启动、早落实,辛集镇召开系列节后收心会,超前谋划,开好局,起好步。听意见,找准工作着力点。近日,该镇召开镇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村干部座谈会和企业座谈会,多渠道...
沂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