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沂南新闻 > 正文

“扶贫先扶心”,第一书记陈亭做到了———贫困“龙泉”展笑颜

来源:临沂日报 2016-04-08 19: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曹鹏飞

通讯员 麻杰 玲玲

在沂南县铜井镇龙泉村,提起第一书记陈亭,老百姓无不交口称赞;在全市第一书记面前提起山东大厦选派的第一书记陈亭,他们无不由衷地佩服。自2015年2月陈亭到村任职以来,已经为该村投入资金800万元,落实帮扶项目8个,村民精神状态、村庄整体面貌、村集体收入都有了明显变化。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龙泉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极度缺水村。“2014年底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32户,经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这次精准识别后还剩34户。”陈亭说,为了尽快改变龙泉村贫穷落后的局面,必须要一方面加强班子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好的村级班子、党员队伍,你就是投资也是个零。”为了形成村集体战斗力,陈亭仅仅月余时间就走访群众160户、党员25名,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议200余人次。“陈书记时常跟村‘两委\’人员一起干农活,边干边聊、畅所欲言,很多事情都得到了沟通。”龙泉村党支部书记范志勇说,去年新发展了1名党员,培养了4名入党积极分子,现在村班子号召力强了,各项工作都上了轨道。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用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的龙泉村尤为恰当。“搞好基础设施,也是实施***的前提。”陈亭说。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生产路变成了现在平整的水泥路,靠天吃水的田地有了充足的水源,光秃秃的山岭摇身成为花果山,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这其中是陈亭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成效,修建生产路8公里、路间坝16公里,修补主干道路面2737平方米,铺设农业生产管道5700米,修建7个蓄水池,深耕土地300多亩。

今年54岁的范志端之前是贫困户,自从第一书记驻村提升了基础设施之后,他种了4亩姜、3亩芋头,已经走出了贫困圈。“以前,基础设施不行,车上不去山,地浇不上水,而且都是零散种植,收益根本不行。”范志端说,今年姜 2.5元1斤,1亩姜收了8000斤左右,芋头1亩地纯收入也有3000多元钱。

立足“打造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龙泉生态养生园”目标,陈亭牵头成立了龙泉村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苹果种植。龙泉村党支部书记范志勇告诉记者,所有的树苗都是陈亭书记考察购买的,成活率在96%以上。过去缺水的龙泉村,现在靠2眼深水井,已变成了水资源丰富的村庄。“现在的水不仅能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陈书记还给我们村引来了水厂,每年可为村集体收入3万元。”范志勇说。

现在的龙泉村,人人都有过好日子的盼头。“扶贫先扶心”,第一书记陈亭做到了。 

新闻推荐

蒲汪镇***不忘绷紧廉政弦

沂南县 近日,蒲汪镇狠抓***不放松,瞄准集体产业培育,从产业政策、产业项目和产业效益等方面全面深入推进***工作,工作中始终绷紧廉政弦,对涉及到的土地、资金等扶贫经济要素重点关注,确保实...

沂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辛集镇深入推进***2016-04-19 19:52
猜你喜欢:
评论:(“扶贫先扶心”,第一书记陈亭做到了———贫困“龙泉”展笑颜)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