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讯 近日,在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来自沂南县的小伙杜庆武在认真地统计着零部件,他现在的月薪已经达到7000元,在满足自己日常生活的同时,还每月给老家的母亲寄去2000元。
杜庆武是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2013级汽修二班学生。由于母亲身体不好,家庭比较困难,2013年他选择了来职校就读,想掌握一些技能早日分担家庭的负担。在校两年期间,学校为他申请国家特困生补助,帮助他完成了学业,2015年他被学校推荐到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作。
沂南县以资助贫困生在职业学校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技能脱贫的契机,与教育脱贫攻坚相结合,抓实招生、培训、就业等环节,走出了一条惠及贫困学子的职教扶贫路。
精准确定贫困学生,确保每一名贫困生都能成长成才。学校新学期开学之初,对入校新生建档立卡,按农村户籍学生、贫困户学生等分类造册。学校根据帮扶政策,对全日制在校生免除学费,对全日制在校贫困生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和800元的专项救助。自去年以来,该县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扶贫扶智功能,共免除在校学生学费1158.69万元,资助中职贫困学生44.9万元。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肥沃贫困生茁壮成长的土壤。“提高培训质量,我们发扬工匠精神,狠抓三项工作。”该校校长于江涛介绍,三项工作分别是建设、专业与师资。县委、县政府确定职业学校整体迁建后,新征土地252亩,总投资2.4亿元,新校现已投入使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项目为载体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开发PPT课件5400个,教学视频795G、电子教案6000个、仿真模拟软件6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面掌握贫困群众、市场对专业的需求,结合县域产业结构,进行专业调整,把原来的18个专业调整为8个专业,新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建筑工程施工3个专业,专业发展水平更加突出。
该县秉承“为学生着想,替学生打算”的宗旨,千方百计为贫困学生寻找良好的就业岗位,努力做到“四不”安置,即不是大型企业不安置,企业效益不好不安置,企业工资待遇不好不安置,学生不满意不安置。学校每年都组织召开安置就业招聘会,就业安置率100%,实现贫困家庭“兜底”脱贫。
围绕产业技能进行精准培训,实行多模式培养人才。实施“顶岗实习与就业结合”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融合培养模式、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先后与联想集团、麦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等五十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尤其突出加强贫困生的帮扶,优先推荐贫困学生到企业实习与就业,切实提高了贫困生的实践能力。
(戚景峰 徐道亮 李树诺)
新闻推荐
近日,沂南县青驼镇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以“奉献爱心,敬老孝老”为主题的爱心孝心奉献捐款活动,该镇主要领导每人带头捐献1000元,全镇100余名机关干部纷纷响应。仅用1个多小时的时间,全镇捐款金额就达到2....
沂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沂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