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沂南县在推动***时,结合孝亲文化,在全县推广设立了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发挥自治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加强孝德文化建设,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全覆盖,确保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脱贫脱困。
子女上缴赡养费家庭更加和睦
沂南县青驼镇河西村作为该县最早施行家庭养老孝心基金的行政村,已经于4月5日发放了第一季度的孝心养老资金。河西村是家庭孝心养老基金发起地,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京海介绍,村里的家庭孝心养老基金由子女孝心款、企业个人爱心捐款、村集体补助款、县镇孝心养老基金等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原则上每位70岁以上的老人子女们交的孝心基金每月不低于100元。另外,村子给每位老人补贴 10块钱。子女孝心款由村里的孝老敬老理事会收缴,每个季度收一次,发放也是按季度发放。通过与老人子女签订协议,保证孝心款的收缴。刚开始收交的时候,只有极少数几位村民不愿意缴,经过我们沟通、做工作,现在全村符合相关条件的村民都已缴上了孝心基金,而且有意思的是,有的曾经有一点小矛盾的家庭,子女缴钱的时候还提出了‘条件\’,要求老人见面的时候不要不理他们,现在村子里家庭关系更和睦了。
扶贫与孝亲文化结合引导社会爱心力量
沂南县在青驼镇河西村试点家庭养老孝心基金的同时,也在斗沟村、高里社区等村居全面推开。沂南县文广新局也将文化扶贫与青驼镇的家庭养老孝心基金试点相结合,通过宣传孝亲文化,畅树孝老敬老新风气,注入正能量。在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发放仪式上,县文广新局邀请了市柳琴剧团演出《墙头记》等孝老敬老曲目接近20场,营造了浓厚的孝老敬老氛围。在青驼镇高里村,高玉栋老人平常就是村里的热心肠,连续参加了三个村的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发放仪式后,深受感动,将30万元毕生积蓄捐给了村里。除了一次性发给214位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一千元钱之外,剩下的86000元钱纳入了村集体补助款。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的捐款像一个个的小火苗,点燃了党员村民的爱心。在青驼镇斗沟村,记者看到,村里的党员自愿捐款3200元,虽然数目不大,但都是自发自愿的,而且大家都是为了孝老敬老,既奉献了爱心又受到了教育。
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制度将在沂南县全面推开
2016年初,沂南县精准识别“回头看”活动,开展了百村万户大走访活动,采取“精准识别在一线开展、摸底数据在一线确认、公开公示在一线进行、档案信息在一线建立”的办法,让工作队人员真正“住”到村里进村入户开展工作。针对部分老人子女赡养意识不强,老年人生活水平不高的问题,青驼镇探索建立了家庭养老孝心基金制度,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流程和规章制度。在村级资金筹集方面,每季度定期筹集70岁以上老人有劳动能力的子女的孝心养老基金,并对子女缴纳情况进行公示;在镇级资金募集方面,发动本地企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爱心人士等捐款34万元。在资金管理上,设立专门账户,实行账户分离,村级保管密码,整理保管存折,资金封闭运行。村里推选组成孝心养老理事会,由理事会收集孝心资金,募集爱心资金,监督孝心资金的规范运作,及时足额发放到老人手中。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沂南县决定在全县推广设立家庭养老孝心基金。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捐助,引领家庭子女自觉履行赡养老人义务,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合力孝老敬老的新风气。
王富军 许杰 牛军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王珊珊通讯员 张其余日前,沂南县界湖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一大清早就来到徐家独树村,将集合在这里的贫困户接到卫生院进行查体。“我身体不好,正赶上健康查体,他们用车把我拉到卫生院...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