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雷媛媛锯片除了能锯木头还能干什么?柳城县太平镇81岁的黄绍荣告诉你,锯片还可以唱歌啵。
黄绍荣从墙上取下一把木柄手拉铁锯,它看起来与普通的锯片没什么区别,甚至不如一般的锯片锋利。拉弓也是黄绍荣自己做的,也很粗糙,细竹竿系上马尾。他叫女儿拿来一张30厘米高的矮凳坐下,将有木柄的那头夹在两膝之间,手指轻轻划过没有锯齿那一面,接着用松香在拉弓的马尾弦上抹了好几遍。一切准备就绪。黄绍荣把拉弓的弦对着没有锯齿的那一面一上一下拉起来,左手捏着锯片的顶端,伴着音长音短上下摇摆,夹着锯片的双
膝也不住地颤动。一曲《草原上升起
不落的太阳》缓缓从锯片中倾泻而出,乐声高昂婉转,音阶极高,听着有些让人不太适应。黄绍荣说,音阶高是锯片的原因,40年来,他尝试在柳州柳城寻找合适的锯片,可都没有找到,因此也难找回40年前那般动听的乐声。
在黄绍荣记忆里,有这样一段: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打到了柳州。一次,一个日本军官死亡,在当地摆灵堂,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一个日本人在葬礼上用锯片拉奏一首凄凉的挽歌。黄绍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锯片也能拉歌!他猜想那可能是日本人带来的秘密武器,而不是普通的铁锯。到了1954年,当老师的他有机会看到一段无声的黑白影像,又有日本人拉锯片的画面。这回他信了,想起家中也有把黑黑的铁锯,便打算试试。他尝试用自己二胡上的拉弓,对着没有锯齿的那面摩擦。声音是有,但极其刺耳难听,完全不着调。这么拉下去,不但不成曲,反把拉弓磨断了。
黄绍荣重新做了把拉弓,试着在锯片上找音调。他发现,拉锯片跟二胡原理相似,靠震动发声,要成曲得先让锯片震动。由于铁锯片的密度大,光靠手动还不行,得手脚并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练习,黄绍荣终于能控制锯片的曲调了。
“文革”时期,他在据说是当年日本人一处据点得到了一块钢锯片,很薄,只有2毫米厚,却很有韧劲。黄绍荣如获至宝,偷偷藏在家中,没人的时候就拿出来拉拉。
“那个锯片拉出来的声音非常清脆好听。”那是他最喜欢最满意的乐器。
可惜的是,他后来到融水当老师,几经辗转,不慎将锯片遗失。那之后,有将近20年时间,他不再拉弹锯片。
1990年退休后,黄绍荣闲来无事,又摆弄起二胡,进而想起了他的锯片乐器。1995年,他到柳州买回一把黄色手柄铁锯,重新开始用锯片拉歌。很久没拉了,又是新锯片,他得重新找调。这一玩又是十多年,这把黄柄拉锯一直跟着他。
每天,他都会在家门口拉上一两个小时。路过的小学生们好奇地将他团团围住,叽叽喳喳地议论着:“爷爷,锯子也能拉出歌曲啊?”还有人怀疑是不是真的铁锯,拿起来反复检查,自己还试着拉了几下,连声音都没弄出来。对方仍旧不相信,黄绍荣只好再次给他们表演。
一曲接着一曲,这才让众人信服。
也曾有人上门想拜师学艺,这当中包括跟他一起拉二胡的表弟。
可学了几天,表弟就放弃了:“这东西硬邦邦的,一点不好拉。”今年3月,黄绍荣参加了县城举办的达人秀。他说,他参加比赛不为得奖,就是想让大家看看,锯片也能唱歌。
新闻推荐
□记者李华晚报讯2日下午,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龙美希望小学的校长唐宗彪格外激动和高兴———当天他们学校获得了市政协委员、市双恒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争捐助的50万元。市政协主席胡锦朝到...
柳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