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鹅山路小学六(二)班李晨钰
在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峒这个贫困的小山村里,有一个只有一位老师的学校,这就是大岩峒村小学。这里一共只有19名学生,其中学前班6人,一年级6人,二年级7人。他们一起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教室里读书,而教他们的,就是今年51岁、孤身执教24年的潘善吉老师。
大岩峒村地处偏远的大石山区深处,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挣钱,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在大山任教的日子里,潘老师每天轮流给学前班和一、二年级的同学们上语文、数学、道德等科目,辅导他们写作业,教他们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
山区的孩子上学离家较远,有的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不仅如此,有的竟然还是带着弟弟妹妹来上学的,所以他们中午都不回家吃饭。潘老师上完课后就给他们做午饭,又当老师,又当厨师,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里里外外全是他一个人包干,可是,他却一点怨言也没有。在同学们的眼里,他是一位“父亲式”的老师,又是一位“老师式”的父亲。在他的悉心教育和照顾下,一拨又一拨仫佬族学子告别了大 山,到乡镇中心小学继续高年级的学业。
听到这个感人的故事,鹅山路小学的爱心志愿者们于3月23日组织了一支“红树林爱心义工队”,来到大岩峒村小学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这支“红树林爱心义工队”由7名学生代表、6位家长代表、4位老师共17人组成,带去了价值近3000元的学习用品、教学用具、体育器材等物品。因为这里的同学们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黄妮亚老师就把课堂搬到了教室外,通过自我介绍、游戏和跳舞等形式,专门为他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让他们领略到了音乐的无限魅力。
虽然这里的孩子每天都会有免费午餐,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吃过饺子,因此,“红树林爱心义工队”特意带上包饺子的一切食材,为同学们包了一顿美味的饺子。香喷喷的午餐让孩子们吃得特别开心,连连夸口称赞:“好吃!有肉!”然后,老师们互相交流教学经验、育人心德,同学们谈论着学习方法、生活趣事……在欢乐的气氛中,活动结束了,大家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舍不得懂事的同学们,舍不得可敬的潘老师,他们的艰难与崇高深深地打动了大家。这不仅是一次爱心助学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山区的小同学们,下次有机会我们还会再来!
新闻推荐
□记者肖军通讯员朱奇志唐锡军晚报讯他们尽管年纪相差甚远,最大的60岁,最小的30岁,却一样地臭味相投,不谋而合地决定去共同发财。4月9日,就在这伙人“齐心协力”推着盗窃来的“战利品”返回途中时,被柳...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