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回来,最高兴的事就是和家里的小记者共享当天的“新闻大餐”。
自从儿子当上晚报小记者
以来,安徽台的《每日新闻
报》栏目成为他每天最期待的节目。这个节目播出时间是傍晚6:00-6:30,而我在离家十多公里外的乡镇上班,下班回到家里已经是6点多钟了,因此,通常是儿子一个人在家看这个栏目。这个新闻栏目集新闻、趣味为一体,它不仅报道了国内的主要新闻,还报道了一些网上微新闻和国外的奇闻趣事,主持人王小川和任良韵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也深受儿子的喜爱。每天我一下班回来,家里的小记者就迫不及待地把当天的一些有趣的新闻绘声绘色转述给我,我当然也乐得“坐享其成”。时间久了,儿子讲述新闻的口吻竟越来越像王小川了,弄得我经常笑疼了肚子。现在,每天下班回到家“间接”地了解新闻也成了我的一大享受。 近日,小记者已经不满足于口述了,他还用手机把一些精彩片段拍下来,颇有记者的“范”。这样,妈妈不仅能听到,还能“一饱眼福”。
七点钟的《新闻联播》我
们则“全家共享”。
每天看新闻让我们家的小记者“通晓天下事”,他所知道的新闻并不比大人少,知识面也越来越宽,看问题也越来越有深度。我们有时候也会一边看新闻一边就新闻的内容进行讨论。如前天的微新闻提到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为了证实自己没有偷同宿舍同学的125元钱,竟然喝农药自杀身亡。我问儿子:“如果你被同学冤枉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告诉老师呗,让老师去调查,‘身正不怕影子歪 ’,犯不着去寻短见。”儿子的口才也提高了不少,嘴里经常一串一串的时髦词语,让我忍俊不禁。有一次,饭后和儿子去散步,在大街上,我们看到不少环卫工人忙着搞卫生,搬运垃圾。我随口说了一句:“这些环卫工人没必要这么晚扫街 、搬垃圾,明早做不也一样吗?”小记者马上反驳:“我认为不一样,您想,清早扫大街、运垃圾不是‘扰民 ’吗?”儿子用了“扰民”一词,让我颇感意外,他不过是一个未满11岁的小学生。看来,这些词是儿子看新闻学来的。
儿子还经常把学校里发生的新闻绘声绘色地告诉我。每天能和儿子一起享受“新闻大餐”真好!有一个小记者儿子真是幸福啊!
(作者系柳城县实验小学
085班覃音韵的家长)
新闻推荐
哥哥:你好!自从2008年你来过柳城县,就再也没来过了。哥哥,你不知道,这四年里,柳城发生多大变化哩!这次我再次诚心邀请你来柳城玩!我的家乡柳城在工业城市柳州市的后方,也是柳州市的“后花园”,它一面环水三...
柳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