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陈圆媛)科技“春风”吹出了柳城县产业发展的“新芽”:2012年,该县“思福祥”丝制品被评选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礼品,并荣获“中国第二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活动”精品奖,佳人板业产品荣获“2012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柳城县荣获“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强县”称号……一个个打着“柳城智造”烙印的产业名品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柳城县善于“借力使力”。近年来,该县注重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 过研发新品种 、采用新技术 、引进新设备 、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的转型发展。“无论是要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还是促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我们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促使柳城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该县县委书记孙黎明表示。
正是科技“春风”的发展“正能量”,吹出了柳城县传统产业——糖业的新生机。近年来 ,该县秉承“好蔗出好糖”的理念,着重在提高甘蔗的单产和含糖量上做“文章”,依托柳城县甘蔗研 究中心这一平台 ,不断自主研发适宜本地种植的甘蔗品种。2010年 ,该县的甘蔗研发工作初露锋芒 ,甘蔗新品系“柳城03/182”通过广西品种审定 ,定名为“桂柳一号”。2012年 ,该县甘蔗良种繁育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柳城05/136”列入国家甘蔗生产重点示范推广品种 ,进入国家甘蔗品种区试种 ,而柳城甘蔗研究中心也获自治区良种繁育中心的认定 ,有了自主创新的良种保障 ,无疑是为柳城糖业的发展增添了一枚分量十足的砝码。同时 ,该县还通过建设千亩甘蔗繁育示范基地和千亩甘蔗新品种展示基地 、甘 蔗育种基地 、健康种苗繁殖基地等 ,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甘蔗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网络 ,配合蔗地深耕深翻机械化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十八般武艺”,柳城县的甘蔗种植业生机勃勃 ,而糖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 ,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5万多公顷(68.2万亩) ,预计2012/2013年榨季进厂原料蔗251万吨。
在糖业“老树开花”的同时 ,柳城县的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茶叶虽然不是柳城县的支柱产业 ,但却是该县优势最突出 、发展最稳定的产业之一。该县共有两家国有茶场和一家私营茶厂 ,拥有茶叶生产基地近667公顷(1万亩) ,都处于山与山之间的盆地地带 ,空气清新 ,土壤肥沃 ,茶叶产业发展的先天条件十分优越。在此基础上 ,该县积极改进茶叶的制作工艺 ,通过引进采茶机 、微波杀青烘干一体机等先进设备 ,加强中高档茶品种的研制和开发 ,生产茶叶匀度好 、损耗低 、色香味俱全的高档次茶叶 ,促进了茶叶产业发展升级。2012年 ,柳城茶叶“小试牛刀”,伏虎绿雪便在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名茶”评比中斩获特别金奖 ,成为广西唯一获得此殊荣的茗品。此外 ,该县以实现自动上蔟 、自动采茧 、半自动化喂桑 、催青温湿度自动控制等工厂化养蚕为发展方向的桑蚕 ,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实现产业化 、标准化 、品牌化发展的食用菌等新兴产业也显示出勃勃生机。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蒋玉文、盘练)3月21日,正值农历二月初十,也是柳城县太平镇山咀村民间庙会日———多姿多彩的民俗表演,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热闹的场面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和谐村寨全景图。山咀村曾因地处...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