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警模范”候选人之十一姓名:宋玉斌年龄:47岁职务:柳城县东泉镇“禁毒防艾办公室”副主任关键词:24小时备勤、和事老”、禁毒
○○记者 李澜/文 杨春/图“我们都叫他‘斌哥\’,他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东泉派出所副所长罗金强告诉记者,“只要有需要宋玉斌的时候,他都能给予我们最大的帮助。”然而,除了民警需要他时他能挺身而出,宋玉斌更多时间里,就像个民警一样,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当成了自己的工作。他常常贴工又贴钱,却从不在乎。因为在他眼里,帮助民警、拥护民警,就是在帮助自己和他热爱的家乡。
“编外民警”24小时备勤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家离东泉派出所近,宋玉斌就常与民警接触,了解民警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和辛苦。那时,他对民警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尊敬。
后来,他看到东泉派出所民警为抓“毒鬼”,不惜跳下齐胸的水塘,连鞋都追丢了,还看到民警与手持长刀的歹徒搏斗,当过兵的他,心中的正义感和使命感被激发了出来。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泉人,更应主动帮助民警,一起去维护家乡的繁荣安定。
随后的日子里,他成了东泉派出所的常客,又由常客变成了一名“编外民警”。
东泉派出所辖区大,出趟远的警有时得2个多小时。遇到周末,值班民警接到的警 情一多,派出所的人手就捉襟见肘了。幸好,“编外民警”宋玉斌只要一接到民警的电话,就会赶到派出所帮忙留守,接待来访群众,等民警出警回来,再一一转达。
宋玉斌就像那些备勤民警一样,手机24小时开着,哪怕是凌晨两三点接到民警的电话,他都会从床上爬起来,去帮民警值班。有时,派出所的食堂里没人做饭了,宋玉斌也会主动去帮忙做饭。闲来无事,他甚至会当起清洁工,帮着搞搞卫生,“派出所就和我家一样,能做不多做点嘛。”
遇事就爱当“和事老”
宋玉斌平日愿意主动帮人,办事又公道,在群众中建立了威信。生活中,他只要遇到邻里纠纷,就会主动去帮着调解,常常充当警民联系的桥梁。
今年4月的一天,村民老谢在卫生院内被一名骑摩托车来看病的村民不小心撞上,造成轻微擦伤。老谢与对方发生口角,甚至各自拿起器械准备打架。
碰巧宋玉斌到此办事,想都没想就上前隔开了两人。他凭着平时树立的威信和积累的工作经验进行调解,场面很快稳定下来了,避免了打斗的发生。
有时,村民不理解民警,调解时容易陷入僵局。当民警找到宋玉斌,他总能挺身而出,并且收效很大。 去年9月,村里蜜橘收获时,两个盗贼被村民逮了正着。当民警欲带两贼回所里调查时,几个村民十分痛恨小偷,要求赔钱,不愿意放人。
民警和村民僵持了6个多小时,好说歹说都没有效果,民警最后找到了宋玉斌。宋玉斌走进村里,做起了民警与村民沟通的桥梁。经过沟通,村民听进了宋玉斌讲的法理和情理,也不要钱了,将两贼交给民警。
亲力亲为宣传禁毒
作为一个“编外民警”,宋玉斌没有拿过工资,甚至有时贴工、贴钱。
朋友曾被毒品毒害堕落,宋玉斌对毒品十分痛恨,希望大家远离毒品。为此,他到疾控中心负责起了社区戒毒工作。了解到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经费和人员少的情况后,宋玉斌除了平日的禁毒宣传工作,从2010年开始,每逢“6·26”国际禁毒日,他就发动镇里的商会、商家及个人一起出资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如果资金仍不够,他自己就掏钱去贴。从布置场地到请歌舞团来表演,甚至到发放宣传资料,他都亲手去做。
出钱又出力,宋玉斌为做好“编外民警”牺牲了大量的个人时间,然而他觉得这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帮助民警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应该为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美好而尽力。”
新闻推荐
请“专家”帮制“农村版K粉” 警方经过9个多月的艰苦侦查端掉柳城县一制毒窝点
柳城县几个农民花重金请来“专家”,合伙制造毒品。柳州警方经过9个多月的艰苦侦查,于8月25日破获了这起特大制造贩卖毒品案,抓获黄某、王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现场缴获毒品氯胺酮(俗称“K粉”)47公斤、制...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