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进入事业单位不再是永久的”铁饭碗“,而是聘用制的“合同工”。但在昨天的招聘会上,记者采访了10多名应届毕业生,近9成受访者表示只想进事业单位。在编制即将成为“传说”时,仍有很多高校毕业生未能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一心只想进事业单位或考公务员。
进事业单位能稳定?
毕业于河池学院的小张在几所招聘学校的展位前徘徊了很久,她说自己只想进事业单位,工资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能“有编”。
“现在事业单位正在改革,以后可能是聘用制的合同工,如何入编?”面对记者的疑问,小张给出的答案让人诧异,她说:“没有编就考,再不行就考公务员,我是一个喜欢接受挑战的人,入编难不倒我。”“工作远、工资低都不是问题,只要能进事业单位学习就行。”湖南一所大学毕业的小黎家在柳州市区,在当天招聘会上,她选择了柳城县招募的“三支一扶”岗位。虽然工作地点是在县城甚至乡镇,但小黎却一点也不介意,她说自己把事业单位当作一种学习的平台。
一心想进事业单位的小韦说,他对事业单位的认识,都是从亲戚朋友的口中获得的信息。“不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吗?”大学4年里,小韦并没有实习过,记者问其从何而来的答案,他说:“印象中。”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是3年以上,且试用期为12个月,唯有在本单位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才可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虽说事业单位的合同不再具有“永久性”,但投奔而去的人并未减少。
工资待遇都不重要?
刚从重庆毕业回柳的小梁在父亲的建议下,也决定明年“考公”。至于为何不选择私营企业,小梁认为,私企工作时间不规律,可能会需要加班或出差,工作强度也比较大。小梁说,招聘会招自己专业的企业并不多,就算有招的工资也不高。 “如果考上公务员,但不是本专业的岗位,你愿意去吗?”记者问。
“当然愿意去。”小梁不假思索地回答。
已毕业两年的小吴这次决定“弃城投县”,她看到县份有入编的可能,就立马决定到县份的中心校教书。“到处都有公车,远有什么问题。”小吴家人也很同意她的做法。
面对高校毕业生“偏爱”事业单位的做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洪涛表示,从传统角度来说,事业单位和国企相对而言人力资源管理都比较规范,除了薪水外,还能给员工提供社会福利、工作所带来的荣誉感等,这就形成了现在短暂的就业趋势。但随着私营企业在管理上越来越规范,提供的薪水越来越高,也有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刘洪涛建议,正在寻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应根据所学专业先就业,有了一两年的工作经验后,再重新择业。这时,高校毕业生会发现就业面更加广,对以后的个人发展才会更加有利。
新闻推荐
晚报“冬瓜滞销 ”报道引起重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市委书记郑俊康分别作出批示 重视大宗农产品滞销问题抓好销售网络和电商建设
○○记者潘贵华晚报讯本月12日,晚报5版《百亩冬瓜一个也没卖出瓜农无奈挥锄砸烂田里》报道了柳城县社冲乡瓜农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大量冬瓜因为滞销无人问津的消息,新华网、广西新闻网等网站当天转...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