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阅读、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影响,传统文学有日渐边缘化的倾向,柳州市散文大赛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坚守,对提高市民的文学素养起到了良好作用。
大赛评委会负责人介绍,为顺应移动互联时代需求,本届散文大赛除了在平面媒体上宣传外,还增加了柳州新闻网和柳州晚报微信等宣传途径,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特别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关注,也吸引了一批年轻作者以网友身份投稿,形成了一股清新之风,显示出散文创作生生不息的活力。
此外,为了培养、鼓励更多的年轻作者,在今年柳州晚报、市青少年宫联合举办的“中国梦·我爱柳州—— 小记者征文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的稿件,获得直接推荐参与本届散文大赛的机会。别看小记者们年纪不大,笔下却不乏一批主题明确、立意新颖、思路开拓的好作品。十五中的陈千帆写的《小笔巧绘柳州 风景这边独好》拔得头筹。
文章中,他想像自己有一支如马良般的神笔,把柳州描绘得无比美丽。14岁李晨钰的《“我”和我的“兄弟姊妹”们》中,用拟人手法把柳州的桥写得活灵活现,读起来倍显亲切;在《谁不说咱家乡好》一文中,来自柳城县实验小学的覃音韵用质朴的语言,描写家乡的特产蜜桔和历年来的变化,流露出一股浓浓的自豪感。
“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文章,才称得上是一篇好文章。”陈中林说,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时代,离不开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好的作品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他期待在本次大赛中,能看到一批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正能量的优秀文章。
据悉,接下来,大赛评委会将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县区、企业、学校,开展组稿、培训活动,挖掘更多来自基层的文学力量。
新闻推荐
《120多万株果苗疑喷药受损》有续闻—— 经销商给果苗基地适当补助
○○记者李书厚晚报讯原本是保苗杀虫的农药,结果喷了药的果苗竟然出现大面积枯黄和死亡。上月,晚报以《120多万株果苗疑喷药受损》为题,对发生在柳城县古砦仫佬族自治乡一果苗培植基地的这一事件进...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