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记者谭彦斌、段超)8月12日以来,柳州日报社《柳州日报》《柳州晚报》“柳州新闻网”“柳州日报微博”“柳州日报微信平台”等主流媒体关于柳城社冲乡瓜农弃瓜的新闻报道,引发了一场从城里到城外 、从线下到网上拯救冬瓜的“爱心助销”和深层思考。8月13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作出批示:“重视此类问题的解决。事情不大但重要。”市委书记郑俊康随即也批示:“请市农业局和各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宗农产品的滞销问题,尤其要及早做好研判。加大市场销售网络和电商的建设。”冬瓜丰收本是好事,却因滞销让瓜农们笑不起来。得知他们的困境后,本报社记者及时出手,走基层 、进企业 、访部门,连续采写刊发了《瓜农“砸”出来的感叹号》《约15吨“爱心冬瓜”运抵市区销售点》等多篇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据介绍,今年柳城县种植灰皮冬瓜约3000亩,总产量约为18000吨。目前市农业局已多方联系收购商,并在各农业网站发布了相关信息。连日来,市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会 、市美食联盟协会 、市女企业家协会等社团以及广东商界人士,纷纷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兄弟推销冬瓜,以减少他们的损失。柳城社冲乡的冬瓜由此已基本找到出路。16日,深圳一家公司在市美食联盟协会的组织下,收购了1万多公斤冬瓜发运深圳。市商务委联系了广西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向瓜农认购了3万公斤冬瓜进入专柜销售。市现代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还计划投资1亿元,打造以柳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多功能电子农产品销售大平台,现在已完成实体店及现货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系列的推进工作,既拓宽了市场渠道,又提高了柳产农产品的知名度,其意义远大于实物销售。
虽然柳城冬瓜“爱心助销”已告一段落,但大宗农产品每每引发的滞销,仍暴露出柳州市农业种植销售渠道不通 、信息不畅 、体系不全等诸多问题。一味依靠媒体报道来促成销售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必须通过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才能真正让更多柳产农产品“走出去”。
新闻推荐
27日上午,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2014年奖学大会在该乡覃村爱国教育基地举行,34名今年考取二本院校以上古砦籍的学子荣获奖学金(见左图)。今年,古砦乡奖学会共发放奖学金2.86万元,其中7名考取一本院校的学...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