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记者走进位于柳城县马山乡的四塘农场茶园。
青山绿水 ,给人一种惬意闲适的感觉。
独特的山地气候、标准化的生产管理、雄厚的专业技术力量 ,则培育、打造了四塘茶独有的品质。
走进茶园 ,记者看到了与其他茶园不同的东西 ,即历史痕迹。其加工车间还保留有多年前制茶的铜制揉捻机 ,机器上印有毛主席语录。曾经用于制作红碎茶出口到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制茶厂 ,依然矗立在茶园。
四塘茶场负责人对记者说 ,早在1965年 ,四塘农场就开始种植茶叶。
而在此之前 ,因为这里的土壤是微酸性的 ,当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种什么样的农作物成为让大家苦苦思考的难题。
聪明的四塘人经过摸索 ,发现四塘的土质、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适合种植茶叶。1965年 ,四塘人到广东的茶场参观学习 ,获取了种植茶叶的经验和方法 ,并在次年开春引进了云南大叶种 ,把几十亩土地打造成了茶园。随后 ,四塘茶园不断发展 ,茶园面积扩大到了103亩。到1973年 ,全场茶园增至6000多亩 ,鼎盛时期有茶园近万亩。
但当年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 ,以前大规模单一化的生产已经不适应现在茶业的发展。如今的四塘茶场已经引进了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和现代化的加工设备 ,并采用清洁化生产的全新模式。记者在茶园看到 ,这里的主要肥源以农家肥料为主 ,同时严格控制农药使用 ,对每一批次的农药都有详细的用量、种类等信息记录。近年来 ,四塘茶坚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在茶园基地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规范组织生产 ,其产品获得了质量安全QS认证和国家绿化食品标志。
如今 ,四塘茶大力推广名优茶机械化加工生产 ,茶叶生产由过去单调的曲毫、毛峰两个绿茶品种增加到目前的绿茶、红茶、苦丁茶三大系列 ,拥有鼎尖、碧螺春、鼎毫、毫峰、毛峰和福鼎红、老树红等15个品种 ,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 ,年产30多吨干茶。其产品以名优茶为特色 ,高、中、低档茶齐全 ,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日报记者兰天
新闻推荐
24日上午,鱼峰区鱼峰公园广场热闹非凡,由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主办的2014年“普法百场大宣讲”在此举行首场秀,吸引了数百名群众到场观看。5名百姓宣讲员深情并茂的演讲获得阵阵...
柳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