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筹备云南分公司的项目,预计项目建成后产值可达6000万元”,柳州市中天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瑜昨日在电话里高兴地对记者说。
中天塑胶的发展不是个案,而是柳州侨资企业正在崛起的缩影。正当全国都在为经济下行担忧的时候,柳州侨资企业作为一个群体,却在稳健发展,有的还向外扩张。
用品质开拓市场
柳州的侨资企业发端于1985年。
这一年,柳州第一家侨资合作企业成立。至现在,全市侨资企业已涵盖化工 、机电 、纺织 、房地产 、机械加工 、餐饮 、科技 、民营医疗 、汽车等领域。
这些侨资企业的创立者,有的是归侨,有的是侨属侨眷。虽然有的并非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亲历者,但由于良好的海外关系所获得的视野,他们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都有着强列的企求。因此,对产品质量在创建品牌和开拓市场方面的作用都十分上心。
作为两面针 、柳工 、广州立白等大企业在塑胶包装方面的供应商,中天塑胶市场的拓展,就是得益于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注重。虽然2006年成立之初,中天塑胶还只是一家拥有10多名员工的小企业,但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最终过五关斩六将, 成为两面针和柳工的供应商。
由于同处日化行业,在许多大超市中,两面针的产品和广州立白集团的产品常常会码堆于一个区域。
2012年,立白集团在桂林建厂后,两面针的塑胶包装引起了该集团的注意,遂派员赴柳州洽谈,最终中天塑胶成为广州立白的供应商。现在,随着广州立白集团在云南建设新的生产基地,中天塑胶也将随之在云南建设生产基地,为立白在云南的产品提供塑胶包装。 就这样,一批批侨资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柳州市欧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增芳还因为在创新方面的成就,于2014年获得第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
由归侨 、侨属侨眷企业组成的华商会也于2010年成立。现在,华商会成员企业已达50多家。每年,他们都会在市侨联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柳州市华商会广西行活动,到广西各地与当地的侨资企业交流。
用爱心促进发展
每一家能持续发展的企业,都因为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但在侨资企业中,却大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心 、公益,“发展企业,回馈社会”已成柳州侨资企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
柳州市华商会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公益活动。2013年就为柳城县东泉镇永安小学募捐了23万余元,为其兴建华商爱心食堂,让全校师生有了可以放心用餐的地方。
市华商会会长吕贻标还斥资1000万元,成立了广西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会——广西吕贻标爱心基金会,重点用于扶助困难学生读书和资助困难教师生活工作,资助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各项活动。
市华商会常务副会长吴梓明作为董事长的福康医院,现在每年都到柳城东泉华侨农场和柳城伏虎农场为当地的归侨侨眷免费体检。身为柳州市政协委员 、市华商会常务副会长的广西科正房地产(地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文锦也持续帮扶贫困大学生上学。
爱心的持续传递,凝聚了侨资企业自身的人心,也获得了外界的普遍尊敬,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1999年,吴梓明从福建来到柳州创建福康医院。10多年后的今天,医院已由原来的20张床位发展到80张;医务人员由30多人发展到120多人。此外,吴梓明还于2009年创立了柳州丽人医院。而他本人,则当选为第四届鱼峰区侨联主席。
当然,柳州侨资企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市侨联的长期支持与关心。
市侨联领导经常率队深入侨资企业,就在今年6月,市侨联主席杜新权当选不久,即率队进入企业了解情况,为企业排忧解难。
此外,还得益于柳州良好的投资环境。“我在外省多地有经营活动,经对比,还是感觉柳州的投资环境好,特别是政府服务 、行政审批精简等方面。”中天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瑜如此感慨道。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汤晓逵)“我们的蜜桔上央视啦!全国人民都看到了!”“亮相央视啵,加把劲发展好蜜桔产业,我们的旅游业就有奔头啦!”……12月25日,柳城县大埔镇南村邬家屯村民邬桂文的家里很热闹,这里聚集了...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