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在哪?成功的典范是谁?潜力股在哪栖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奔跑中的企业,一路上总是与机遇、激烈竞争相伴相随,需要一次次重启,通过不断探视“初心”,方能激发更年轻的状态。本报记者通过集体扫描2014年柳州市行业(企业)的年度表现,抛砖引玉,为读者瞻望今年最具发展潜力行业(企业),共同了解新常态下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
工业类
车行天下,就这么任性
【行业典型】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柳州汽车生产行业以令人难以想像的速度向前“行驶”: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新车超过180万辆,东风柳汽累计销售汽车28万辆。两家车企“合体销量”数据,不仅让柳州成为国内第五个汽车年产量突破200万辆的城市,更助力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而在整车企业发展的带动下,零部件企业快速发展,在进一步提升了柳产汽车品质的同时,也具备了向周边配套市场辐射的能力。
【点评】作为广西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多年来一直领跑广西,而汽车产业又多年来领跑柳州。柳州人的汽车梦,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从当年“柳州制造”的木炭汽车,到2014年宝骏730、景逸S50的“柳州智造”,柳产汽车犹如声声惊雷,搅动了国内车市的一池春水。
柳州汽车工业的欣欣向荣,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变”字:这一年,汽车产业的“变”在转型升级、锻造主流实力中体现,“变”在微车、MPV销量领跑国内细分市场中闪烁荣耀。
时间不停步,故事还将继续。步入2015年,柳州市在保持微车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轿车、MPV、SUV等产品,不断丰富汽车产品线,创造市场神话。作为柳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将继续“任性”,一路风驰电掣。
创新驱动,也是蛮拼的
【行业典型】以“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2014年11月16日在深圳开幕。柳州市4家企业涉及工业 、农业 、电子信息等6个高新技术项目集体亮相高交会,一展“柳州智造”的风采与精神。
柳州市参加本次高交会,主要以促进柳州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的,通过展览展示机宣传推介 、学习交流,展示柳州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科技产品和技术成果。
【点评】创新驱动是柳州发展的内在“基因”。突出创新驱动,目的在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好创新驱动这盘棋,柳州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将可延续更长时间。
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方面,柳州市的广大企业也是蛮拼的:2014年,柳州市科技进步明显加快、水平大幅提升,全市新增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重点实验室1家,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6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迎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柳州市着力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棋局,为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广阔空间。2014年,全市新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经济提质增效进一步突显。
2015年,柳州市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科学统筹智慧城市建设。
第三产业类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行业典型】2014年12月4日上午,“柳州医药”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柳州市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树立了柳州市企业行业发展的典范。
这也是柳州产业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果。它同三产增速在2014年上半年首次跑赢二产 、跑赢GDP一样,成为柳州三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点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马云的这句创业语录,用在奋力成长的柳州三产各企业身上也很贴切。
2014年是柳州市三产发展史上突破的一年,三产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年度目标。
“十二五”规划以来,柳州三产发展的思路清晰:实现由第二产业主导型城市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共同主导型城市转型,打造“柳州服务”品牌,把柳州建成区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中心。
农历2015年是羊年。在《说文解字》中,羊,祥也,适合做梦,更适合圆梦。柳州正在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领路、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大力拓展新增长点……优化调整、提速发展,竭力拉长柳州三产这条“短腿”。
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增强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柳州三产找准了自己的发展节奏。
环保产业,被你承包了
【行业典型】2014年6月25日,广西升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专场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这是柳州培育出的全国第一家环卫上市企业,“扫大街扫出上市公司”的新闻一时轰动全国。敢为人先的柳州人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既要大力发展工业,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持工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是柳州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理念。
【点评】“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电视剧《杉杉来了》中的这句流行台词,用来形容生机勃勃、势不可挡的环保产业并不为过。
探访经济增长新亮点,环保产业既是新引擎也是突破口。抓住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机遇,以“升禾环保”为代表的一颗颗绿色“种子”在柳州发芽,并茁壮成长。
“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对来自最高层的殷切期盼,柳州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广西天涌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柳州爱格富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升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柳字号企业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挂牌……诊治酸雨之患,变身宜居之城,柳州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态链,不断推进节能减排。通过调整城市工业布局,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生产线被关、停、并、转,一大批重污染企业迁出市区,进行异地技术改造、重建或扩建……柳州为节能环保产业开辟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农业类
农产品“触电”,做了“美男子”
【行业典型】柳州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去年展示出迅猛发展势头。全市现有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广西糖网 、八桂农网 、回家电子商城三家,网上销售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糖 、茶叶 、水果 、蔬菜 、粮油 、肉类 、干蔬和蛋品等。三家涉农电子商务企业中,除回家电子商城刚刚起步外,另外两家已运行多年。其中,广西糖网交易额达90多亿元,八桂农网交易额近5亿元。柳城县与京东商城 、北京京拍档 、果歌网 、北京新发地菜篮子连锁店 、北京果多美水果连锁店等联合,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广柳城蜜桔。融安县依托八桂农网,以融安金桔为主,汇聚融安县各种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融安金桔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点评】柳州农业虽不像工业这样“霸气外露”,但事实上,柳州市农业经济发展在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消费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正如网络流行语“安静地做个美男子”一样,低调而漂亮。
今年,柳州市将落实“116”工作思路:继续围绕农民收入倍增这1个核心;“稳粮抓钱”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推进1项改革,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加快实施6大工程,即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农产品加工流通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业品牌工程、生态农业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力争农业(种植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增长5%以上,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完成柳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设定的9870元的目标。
第六产业,你敢“冒险”吗?
【行业典型】以“生态绿色美广西,加工特色好产品”为主题的第七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去年12月9日在桂林开幕。柳州市45家农业企业 、合作社参加了本届盛会,首日达成交易额7070万元。
丰富的农业和林业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让山水柳州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在去年11月4日举办的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西投资合作洽谈会上,柳州市一举签下9个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百亿元。
【点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已经为大家所熟知,而现在柳州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已经融入了“第六产业”新概念。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1+2+3”等于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内涵。
今年,柳州市将加快培育一批能够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柳州市龙头企业队伍。推进农民合作社“扩量提质”,用2至3年的时间实现村村有合作社的目标。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争取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100家以上。把握好柳州市成为广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的地级市的契机,大力培育生产经营型 、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六产业,已经引起了众多“冒险”型投资者的关注。
日报记者 段超 粟桂利 兰天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陈圆媛、姜嘉雯)“我真的非常感激叔叔阿姨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给我最实际的经济帮助,还让我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近日,柳城县国税局收到一份充满温情的感谢信,中南民族大学的...
柳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