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年,柳城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9926元,同比增长13.1%,连续十年实现增长。行走在柳城广袤的乡村大地,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现代农业给田野带来无限的希望。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柳城的发展举措一直在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灵活围绕现代农业这一核心,从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方面,念好“果蔗经”,打好“蚕蔬牌”,唱好“林木戏”,激活现代农业发展的元素,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2月6日,柳城县召开甘蔗新品种桂柳05136合作社推广模式现场会,推广良种良法促进甘蔗种植业发展;2月10日,该县召开2015年甘蔗生产现场会,部署新一年的甘蔗生产任务;2月11日,该县召开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现场会,部署柑桔黄龙病防治相关工作……这一系列动作透露出一个信息:2015年,柳城县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以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好甘蔗、水果两大农业支柱产业。
2015年,区、市高度重视甘蔗、水果两大产业的发展。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安排22.32亿元建设80万亩‘双高 ’糖料蔗基地”的举措;市政府也提出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扩大晚熟柑桔、蜜橙、滑皮金桔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对接上级精神,柳城县提出了加大甘蔗扶持力度,新建“双高”糖料蔗基地1.1万亩,建成一批精品果园,推进统防统治和柑桔无病毒健康苗木繁育工作的建设目标。
如何为甘蔗这一传统的支柱产业赋予新的元素,帮助甘蔗产业迈上专业化发展轨道?柳城县一直在努力,以“科学管理”和“政策扶持”双管齐下,通过土地流转、“公司+基地+合作社”等方式,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通过引入“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基地+合作社+社员”的现代农业推广模式,重点推广稳定性新型肥料技术、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银黑地膜覆盖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蔗农科学种蔗水平,实现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耕作机械化和水利现代化的甘蔗种植“四化”驱动,与蔗农合奏出一支“甜蜜曲”。
目前,在沙埔、太平、马山等5个乡镇建立了7个糖料蔗高产高糖栽培示范基地和高产高糖甘蔗良种繁育基地。通过转变传统的生产发展方式,发挥基地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提高甘蔗的单产和效益,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专业化的甘蔗产业发展中来。
在发展水果产业中,该县积极构建政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果农“四位一体”的黄龙病防 控格局,引导果农按照标准化抓好水果种植的各个关键环节。开展工作过程中,该县通过加大宣传 、组织培训等方式,提高果农对柑桔黄龙病的知晓率;通过从“除病树、防木虱、种无病木苗”三个方面进行防控;通过加强柑桔无病健康苗圃基地建设,加强苗木市场管理,从源头上控制黄龙病发生和传播。
据了解,目前柳城县已建立有两个共120亩的柑桔无病苗木繁育基地,建立2个面积3100亩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立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示范点2个,以15个出境水果注册登记果园为基础,创建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10万亩。
日报通讯员盘练班钰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梁加明)“大家聚在一起,可以有说有笑,玩点棋牌游戏,感觉生活都没有那么单调了。”在大埔镇木桐村木桐屯的幸福院,老人姚金凤说起自己和村里的其他老人们有了好去处,就关不上自己的话匣子...
柳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