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寨隆镇至今仍保留着淳朴的民俗“唱欢”——欢歌对唱。
村民们闲也“唱欢”,忙也“唱欢”;忧愁时“唱欢”,快乐时也“唱欢”;恋爱时“唱欢”,迎亲、相亲时也“唱欢”。“唱欢”成为他们传情达意的一种传统方式。
如果到寨隆壮乡做客,恰逢圩日,一定要到寨隆镇的南街去看看。
在南街正中的居民房前的大树下,乡亲们三五扎堆,或站,或坐,壮欢歌友们在对歌呢:有争相亮开歌喉的,有在一旁做参谋的,也有当听众的、评歌的。平日里,大家忙于自家的农活,三天一圩日,不仅是买卖的好时间,更是歌友们切磋技艺的好时光。
这两年,寨隆镇爱“唱欢”的乡亲们有了更好的去处——寨隆镇文化广场,那里更宽敞明亮,还有漂亮的舞台。
最让歌友们盼望的,是农历三月初三的到来,因为每年这一天寨隆镇政府都会在镇文化广场举行盛大的欢歌比赛。每年的“三月三”欢歌比赛,均有20多支队伍参赛,每队由2男2女4名歌手组成。参赛的歌友有本镇的,也有慕名从柳江、鹿寨、罗城、宜州等县市来的 歌友们。有几名歌友结伴前来报名的,有托人帮忙报名的,甚至有在比赛现场报名的。
去年农历三月初三,我来到欢歌比赛现场。镇文化广场早已被观众们围得水泄不通。主持人一宣布开始,台下立即欢声如雷。每场均是两队同时上场,他们以对歌的形式进行比赛,主题有歌颂党的十八大的,有赞颂“生态乡村”建设的,有歌颂计划生育的,内容五花八门,歌词通俗易懂,曲调多样。
和其他的歌唱比赛不一样的是,欢歌并不需要伴奏,“唱欢”的歌手们不仅要以嗓音和歌唱技巧取胜,最重要的是能根据对手的欢歌内容现场编词,灵活应对,而且还要押韵。偶尔台上出现冷场局面,台下的欢迷们会跟着紧张,有些观众甚至忍不住小声提醒。
我不由惊叹:这些“唱欢”的歌友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没有什么文化,有的甚至还是文盲,怎么能现场编出既押韵又紧扣对方唱词的欢词呢?这就是“高手在民间”吧,劳动人民的智慧真不可低估。
融江的水长流,壮乡的欢歌常唱,欢歌唱出了壮乡人民的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喜逢“三月三”,节目真精彩。昨日,首届“美丽柳州·生态乡村”民族文化体验节在柳城县凤山镇对河村塘进屯拉开了序幕,并进行了歌舞文艺表演。上图为节目表演场面。日报见习记者覃杰通讯员梁加明黄永...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