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甘蔗拔节猛长的黄金季节。青山环绕的柳城县冲脉镇指挥村指挥屯的“双高”基地里,1000多亩的甘蔗已长出半米来高,如同参加阅兵的战士,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平整的蔗地里。
尝到甜头看到希望
“现在路好走,不管是施肥管护还是砍蔗,效率都高了好多。”对于“双高”基地建设带来的便利和效益,指挥屯村民乔炳荣心中的感慨那是随便能数出个一二。
甘蔗产业是柳城县主要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2014年起,柳城县以建设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为契机,围绕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的目标,通过土地整治改善基础设施、推广良种良法等方式,用这些“秘方”配制甜蜜,最大限度释放基地的甜蜜“元素”,辐射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甘蔗产业的转型升级。
建成后的“双高”基地可以用9个字来形容:地成方、蔗成行、路相连。正如村民乔炳荣说的,在实施“双高”基地建设后,十几块分散土地变成了集中的四大块,不仅面积有所增加,而且机耕路直通地头,管护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如果说规模化经营让乔炳荣尝到了种蔗的甜头,那良种化种植则让覃贵田看到了丰收的希望。2014年,柳城县在古砦仫佬族乡汶炉村同社屯建设“双高”基地,通过租赁方式将分散于农民手中170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集中并拢,覃贵田就此抓住了连片种植良种甘蔗的良机。
“种植良种甘蔗亩产要比普通的蔗种多1.5~2吨,而且土地流转和蔗种都有补贴。”2014年,覃贵田一口气承包了2.7公顷土地种植良种甘蔗。
根据农业部门对同社屯“双高”基地实砍验收,基地亩产原料蔗7.6吨,最高的亩产可达8.5吨,田间锤度折算蔗糖分为13%以上。目前,全县“双高”基地主要种植的是柳城05/136、柳城03/1137、福农41等优良品种。
政策落地集约发展
为了鼓励村民更多地发展良种蔗种植,柳城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对种植柳城05/136甘蔗新品种的农户给予每吨300元补贴;对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给予每亩2.3~3.5公斤的地膜;对甘蔗半茎留种下半部进厂的给予加价40元;对农民流转土地种植甘蔗的给予每亩一次性地租补贴100~200元、机耕补贴80元、良种补贴350元。
政策落地才能释放红利。“双高”基地建设,不仅让村民、甘蔗种植经济能人和种植大户看到了良好的前景,对于专业农业公司来说,更是天赐良机。在柳城县推进“双高”基地建设时,广西格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瞅准这一机遇,落户于马山乡大龙村古仁屯,建起了一个500亩的“双高”基地,开启了一段“甜蜜之旅”。
“我们只需要一个人设置好相关的数据,500亩的蔗地就可以自动喷灌了。”作为柳州市率先采用指针式喷灌技术的“双高”基地,广西格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伟自豪地说。
通过实行连片开发建设,配套建设蔗区道路 、排水沟渠等基础设施,该基地以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的手段,不断减少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率。
经测算,亩产甘蔗接近8吨,每年可提供进厂原料蔗4万吨。
“通过引导种植大户 、专业合作社 、农业公司参与其中,带动更多的蔗农增收,并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促使甘蔗产业向集约化发展。”对于“双高”基地的建设,柳城县蔗糖人有着清晰思路。目前,柳城县已落实建设甘蔗“双高”示范基地27个片区15000亩,落实项目资金998万元,预计于明年4月底全面完成2014、2015年“双高”基地项目建设。
日报通讯员吴再丽汤晓逵
新闻推荐
盛夏时节,在大埔镇中寨村,几棵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榕树犹如一把巨大的天然绿伞,为游人们遮阳避暑提供了良好的去处。入夏以来,该县境内的数百棵古树名木焕发出勃勃生机。目前,柳城县境内(不含森林公园...
柳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