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界有一句名言: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今天,什么才是好校长,又如何当个好校长?柳城县教育局积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校长核心素质提升暨名校长培育工程项目,创新校长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如今,在教学战线中涌现出的一批批好校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对“校长”一职的理解—— —
陈昌民:好校长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校长其身正,师生则不令而行,这是好校长所产生的人格魅力,也是柳城中学副校长陈昌民所践行的工作准则。
在从教19年里,陈昌民以身作则,凡事走在前面。身兼副校长 、数学教师及毕业班班主任等数职,每周课时达14节,最高时期曾同时上3个班,一周上36节数学课,他用自己的工作量,做了勤奋的表率;从不因是学校领导而要求特别照顾,面对年级中问题最多的班级也不推辞,他用实际行动,做了勇挑重担的表率。
但是对师生们来说,陈昌民做的最好的表率,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2014年春学期,正值备战高考最紧张的阶段,但是陈昌民的家里却乱成了一锅粥:半身不遂的父亲病情加重,母亲也病倒。此时,他却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把主要精力投入高三备考工作,使家庭重担落在柔弱的妻子身上。陈昌民说:“这是我最大的愧疚,但我无悔这样的选择。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正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李国崇:好校长要有卓越的管理才能
李国崇的管理才能,体现在让山村中学绽放魅力。
2012年,李国崇临危受命 来到古砦中学。这所地处仫佬山乡的中学校园破败 、人心散乱,教学质量徘徊在全县乡镇学校的倒数行列。
刚到这里,李国崇要做的事很多,但他做的第一件事竟是扫地。他制定严格的环境卫生制度,要求老师带头,每天开展校园清扫活动,并自己亲自执扫,带头扫地。一个月后,校园环境大改善,而变得更多的是师生们的行为习惯和心态。
“扫地事小,但扫出的是对校园的责任心,而且师生们通过付出劳动,收获赞誉,逐渐建立起自信心。校园管理,首先是从心开始。”李国崇说,当初的做法并非随性而为。
从扫好地出发,其他的校园制度也逐渐被提出和执行:修缮校园,确立“创建生态育人校园,为师生可持续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开展各类活动之星的评比,实行新课堂教学模式……三年过去,古砦中学成功跻身柳城县课改实验学校行列,多名教师荣获市 、县优秀教师称号,一朵“山村百合”在李国崇的细心浇灌下正日渐绽放。
何高恒:好校长要有高超的办学水平
东泉镇中心小学,一所乡镇小学,却有着不俗的办学成绩:先后荣获国家级奖励1次,市级奖励5次,县级“常规管理优秀学校” 、“全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奖励11次……这所学校的辉煌,和校长何高恒的努力分不开。
在工作中,何高恒深思熟虑,精心规划,结合自己参加名校长培训班学习的契机,制定出“以经典为引领,凸显香樟文化”为学校办学特色,多方筹集资金,使学校功能用房 、实验室及其配套设备均达到省定Ⅱ类标准,学校智能广播系统 、电化教学设备先进;利用周末休息或晚上时间组织各村完小教师“充电”,要求他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而他自己也努力充实业务技能,先后发表《我对字理识字教学的体会》等多篇论文,获国家 、区 、市 、县教育部门奖励,并被评为“柳州市优秀教师”、广西“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先进个人。
日报通讯员陈圆媛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韦丽梅)9月14日,为期12天的柳城县第二期中青班在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开班,来自该县的40多名优秀副科级领导干部参加了有关党性修养、县域经济等五个单元内容的培训...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