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一杯柳城县东泉镇龙脊村有位现年50岁的“憨人”刘水木,自幼家庭贫穷,靠经营化肥生意逐步成为镇里小有名气的“土豪”。勤劳致富后的刘水木,于2012年花13万元在自家的土地上建了一个供村民玩耍的广场,还不时出钱组织村民修路、拉电灯,并在2015年重阳节期间,请周边村里300多位老人家“吃大餐”。他因这一系列善举而被钦佩的人们戏称为“憨人”时,他总是摸摸头憨笑道:“我摸爬滚打多年,始终不忘的是家规——永记你的根在哪。”(详见22日《柳州晚报》8版。)如今的新农村,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农村那迷人的风景、诱人的农家乐 、感人的故事、动人的新闻人物,看之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听之使人激动不已,钦佩之极,难以忘怀。像这位刘水木老兄,尽管他仅是位农民,但他朴实的性格、憨厚的为人、善良的举动,尽显出一个新农村新农民新面貌的“大气派”。他发家致富之后,想的不是建高楼、买轿车 、过“土豪”日子 、享受生活,而是深谙“一花不是春,独木不成林”,一人富了成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理;胸怀大志,志存高远,怀着感恩之心,感谢乡亲们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义无反顾地拿出自己的资金和土地,建广场给乡亲们提供娱乐场所;宴请老人欢度重阳,以表孝亲敬老之心;以实际行动,引领村民走共同富裕道路;他的家规淳朴得让人一听难忘:“永记你的根在哪”;他质朴的“憨厚”行为叫人感动,令人敬佩!刘水木的“憨”,憨得实在,憨得可敬,憨得可爱,真正憨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新形象。现如今的广大农村,迫切需要像刘水木这样的“憨人”。这饱含褒义的“憨人”称谓,代表着农民兄弟的心声,希望农村多涌现出一些这样“憨憨”的带头人。这样的“憨人”越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就会越快,农民兄弟齐心协力奔小康的信心就会越足,实现共同富裕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就会越早到来。
新闻推荐
□王天若柳州市菜篮子蔬菜基地之一的柳城县东泉镇螺田村,30万斤葛根滞销,面临气温渐热、快要发霉烂在地里的冏境(详见4月10日《柳州晚报》笫4版)。此前,曾有土鸡愁“出嫁”、芋头找“亲家”、老姜盼买...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