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跃文/文赖柳生/图13岁退学,21岁走南闯北挑货卖,46岁拥有自己的工厂……在湖南邵阳一个山沟里长大的李茂福,一步一步走向外面的世界,走出了属于他的精彩人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965年,李茂福出生在湘西南的邵阳县姚家铺村一户普通的家庭里。
当时的家,就是一间瓦房、两个房间,里面住人、外面做饭。
1978年,李茂福的父亲因病离世,日子过得更加艰难,维持生计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肩上。母亲是个精明的女人,善于持家,手脚麻利。
过度的操劳,使母亲的一头黑发,在很短的时间内变白。李茂福看在眼里,心里总是酸酸的。考虑了很久,已进入初中的他做出了苦痛的决定—— — 辍学回家干农活。
好在还有家族的关心和同情。16岁那年,借助二叔的关系,李茂福进入县城里的一家氮肥厂做学徒,开始边干农活边打工。干农活可以照顾家里,在工厂做学徒每月还有30元的工资,极大地缓解了全家经济上的困境。
李茂福20岁时,家里终于有了一 点积蓄。他自己动手,制砖胚,烧砖窑,在红砖原料上没有花一分钱,建好了新房。他还收获了意外“惊喜”,掌握了一套高超的烧砖技术。此后他开始自制红砖,然后拉到别处卖。
挑担六年换取“第一桶金”
当时,一直享有“商贸之城”美称的邵阳市邵东县民营经济快速破茧而出。邵东县工业品市场逐渐壮大,思想解放的洪流冲击着处于开放萌发状态的城市和农村。外面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李茂福决定尝试一把。
1986年下半年,李茂福向信用社借来400元作为“头本”,从邵东市场进了一批小五金,以“货担郎”的身份来到广东韶关,在街头摆摊叫卖。
没想到,带去的产品都成功出手了,还小赚一笔。这一趟,让李茂福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由此坚定了走这条路的信心。
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次年冬天,李茂福和同村人带了气球、圆珠笔、牙刷等百货去云南红河市。恰巧,那里正在搞一个大型活动,街上的小旅店都住满了人,大宾馆他们又住不起。他们最后在街边铺上袋子,紧紧抱着货物睡在上面……这样的艰辛经历还有很多。没有人告诉他市场在哪里,他只得靠着自己的双腿去寻找答案。几年间,为了赶时间,他常常吃不上饭;也为了省钱,常住的是5毛钱一晚的旅馆。
李茂福还练就了超乎寻常的生意头脑。每次出去都是20多天,出发前,他都会计算好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的收益,还设置了止损期限;到了设定的时间,若货物还没有卖完,他也必须回家,不然就亏本了。邵东市场的货物通过李茂福的肩膀流向云南的“赶街”、广西的“赶圩”、贵州的“赶场”。经商之路越走越宽广,李茂福后来直接向厂商进货,大大提升了利润空间。小本生意,细水长流六七年后,汇集成了他的第一桶金。
门面开成工厂
走南闯北,李茂福对经商的热情和兴趣完全被勾起。站在经验和资金有所积累的新平台上,他开始谋思:何不找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搞一个门面固定销售?1992年,他决定干起“专职”商人。3年后,他选中了当时市中心仅有一条街的贵阳市作为落脚点,租了一个七八十平方米的门面,从邵东以及厂家购进小五金、百货,进行零售和批发。几年下来,这个店面赚到了数百万元,为李茂福随后的再次转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999年,李茂福在柳工附近租了小厂房,注册了“柳州市远通电力线材厂”,开始进军电力线材产品加工业;2001年,李茂福在柳江县拉堡建了工厂;2005年,李茂福又把目光瞄准新兴工业园,把工厂做成规模。
目前,远通电力线材厂占地面积2.5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5000多万元,建立了以广西为中心,辐射周边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的完善的产品销售网络体系,年生产能力超过2亿元。
不愿当被人“骂娘”的老板
“生意做得越大,越不能忘本。”这是李茂福经常提醒自己的话。
李茂福有一点让员工们很敬佩,那就是他从不拖欠工人的工资。“欠工人的钱,是失节的事,会被骂娘的。”李茂福说。
这些年来,和他一起闯荡的老乡逐渐退出了队伍,唯独他坚持了下来。
对此,李茂福也尤为感叹,他将自己的成功总结成一句话:“只要你诚实守信,又吃苦耐劳,做什么都能发财。”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有一个贵阳老客户想要一批钢芯铝绞线。李茂福让人把货送过去,几天后,对方打电话过来,对李茂福发牢骚:送去的货不对版!李茂福查找原因后发现,其实错在对方。李茂福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与对方纠结,而是诚恳地向对方道歉,立即把那批货运回来,重新发货过去。有人为他喊冤,李茂福却很淡定,“亏也是值得的,我得到了信誉,信誉比黄金还重要!”获得成功的李茂福,既有企业家的精明能干,也有慈善家的公益心肠,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早在1994年,他就捐钱修好了家乡的村公路;1995年,他拿出1万元,翻修了家乡的村小学,而在当时,“万元户”还是一个很难想像的概念;2010年,柳江县成团镇有个村要修水泥公路,由于缺资金动不了工,有人将此事不经意地和李茂福提起,他不顾正在建设的新厂房,从工地里拉了50吨水泥送过去……
新闻推荐
小记者柳江县拉堡小学06(5)班韦子馨8月16日至19日,“兄弟姐妹一家亲,千人售报献爱心”的爱心售报活动走进了柳江县,我和同班的一名小记者,还有其他两位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并把小组取名为“天使队”。第...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