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喻芬实习生陆丹杨贝贝凡是外来客,洛满人都会带你去吃水油堆。水油堆是洛满的特色,现做现卖—— —在洛满市场,圩日子卖水油堆的有三家;平时,天天出摊的只有覃小菊一摊。镇上的人都说,覃小菊的水油堆最好吃,好多外地人特意来吃她家的水油堆呢。
8月4日中午,我们实实在在地见识了一回。12点半这样,我们走进洛满街市场。由于不是圩日,市场里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个摊子,大多无人问津。位于市场东北角的水油堆摊子却坐满了人,而且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我们还没吃完一个,就赶紧站起来让给后来的坐。哎,还真有从来宾市来的一家人专程跑来吃,吃完了还再买一些带走!哎呀,真真是要气死人家旁边卖菜卖肉的阿哥阿姐哟!
水油堆怎么这么烘
看不出覃小菊有50岁了,瞧她眼明手快 、干练麻利地招呼顾客;她的弟媳坐在摊子旁边的大油锅旁,手里不停地搓,搓好一个丢进油锅,再搓一个又丢进去。就一会儿,十几个白的圆的水油堆慢慢变成金黄色浮上来,她用捞勺捞几捞,不一会就可以起锅了。滤过油,放到桌子上的盆里,一个个金黄油亮,“嗞嗞”地冒着热气,煞是诱人。
姓何和姓周的两名村民坐在长几的那一头,一边吃水油堆一边喝绿豆粥,慢慢悠悠地讲:“好吃咧!我是她家的老顾客了,每天都会来。”这两位原来已经吃过中午饭了,又忍不住来吃,把水油堆当成了饭后甜点了。正说着,一名姓欧阳的中年男子来到摊子前,一下子要买20个。
“买这么多做什么?难道是拿去别处卖?”我们逗他。他笑着解释,“我下午要去南宁,这是带去给南宁的家人吃的。每次回来都要买水油堆带过去,解馋。”他拎着一袋水油堆走了没多久,又折回来了;原来是刚才买的不够,还要“加量”。
小张开车带着妈妈 、小姨还有表弟四五个人从来宾市去河池市,特意来这里吃水油堆。几拨人一下子把桌子围得满满的,满满一盆水油堆一下子就见底了,覃小菊的弟媳又赶紧炸了一锅放上来。
油堆是柳州人的特色食品,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炸油堆的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柳州人做油堆,有的有馅,放芝麻白糖;有的没馅。有馅没馅看各家的口味。水油堆和普通的油堆有什么区别?覃小菊一边做,一边解释:前面的工序和油堆一样,到炸的时候,加入糖浆,炸出来的油堆因为沾了糖浆,就是软的。夹一个放进碗里,再淋上红糖水,咬一口,又软又糯,又甜又腻—— —好吃!
水油堆急需接班人
覃小菊做水油堆已经30年了,手艺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高中毕业她就跟着母亲在市场做水油堆,那时妈妈是主角,她打下手。2008年,母亲去世了,覃小菊又把弟媳拉上,她唱主角,弟媳打下手。
别人家建甘蔗楼 、莲藕楼,她建了一栋“油堆楼”—— — 用卖水油堆的钱建起了一栋三层楼房。说起卖油堆的收 益,不苟言笑的覃小菊更是不愿意多说,马马虎虎啦,反正够吃够用”。
“你家水油堆这么烘,要扩大规模啵!”“没有人手做,就这个摊子每天都累死人了。”“叫仔女也来做啊,把家传的手艺发扬光大嘛!”“哪个愿意做这个喽!”在一边的弟媳接过话头,“人家的仔今年考上了四川大学啵!”哟,不简单。在场的人纷纷表示羡慕,“四川大学,厉害啵!”覃小菊露出了笑容,“我女儿不愿意卖油堆,现在电信公司上班了。
年轻姑娘哪个会来做这个喽!”“那等你们老了哪个来接班?”“那就没懂了……”覃小菊沉默了一会儿,看上去有些失落。
在场的人建议,“等你仔大学毕业了,让他来接班。把洛满水油堆这个品牌做大去,比如搞成真空包装啊,做成旅游食品……”覃小菊仍然忙着做事,对这些颇具创意的建议似乎并不感兴趣。
新闻推荐
柳饮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壮乡百花酿天梯柳州柳柳迎宾卷香卤乳鸽侗乡酸肉喜迎宾融州迷踪扣香牛子厚玉树文昌鸡刘三姐老坛五味梅岭含烟藏翡翠贝江麒麟桂花鱼桂江秋水露鰅鳙罗池柑虾巧合璧东台凤荷藕香...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