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江新闻 > 正文

《记者走乡镇》大型系列报道之柳江县里高镇 听韦木生念“梨经” 在广西最大青花梨生产基地,当家人影响着这里的生产走势

来源:柳州晚报 2011-09-05 02:46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喻芬实习生陆丹杨贝贝7月8日,里高镇青花梨协会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到了青花梨快将收获的季节,会长发“鸡毛信”召集大伙有啥急事?结果,所有的青花梨生产大户都赶去了。“梨主”韦木生气定神闲地说:“最近有些人急吼吼

地卖梨子。这个时候(梨子)的味道、

色泽方面都不是最好的。这样卖出去,会坏了青花梨的品牌,而且会让收购商压低收购价格。大家千万莫着急,沉住气,过一个礼拜再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2003年,里高镇政府从台湾引进了青花梨这品种,将树苗免费送给果农培植。

2009年,里高镇成立了青花梨技术协会。

现在,里高镇是广西最大的青花梨生产基地。

从种青花梨到担任里高镇青花梨技术协会会长,韦木生的“梨经”影响着许多果农的心情。

在里高,种梨的农民都感觉舒服。 纵观8年青花梨,从开花到结果,如果青花梨是政府授予农民的“渔”,技术协会可以算作政府授予农民的“船”,73岁的王运志就是“渔民”之一。

龙南村属于山区,气候阴湿,土地较少,原来村民多种甘蔗、玉米等作物,收成不佳,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种这样也不得,裁那样也不得,都不知道种什么好?”2004年,镇政府免费送青花梨树苗让农民试种,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的王运志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想反正以前种什么都不行,那就试试吧—— —他也成了最先尝到甜头的梨农。

王运志的儿女全部在外面工作,老伴也在城里帮女儿带孩子,只留他一人在村,一边守家,一边种梨。暑假的时候,当老师的女儿放假了,一直在城里帮女儿带孩子的老伴才回到村里帮他收梨。

今年王运志的梨子又获丰收。

里高镇青花梨技术协会对梨的管理可谓从一而终:从种子的选择到种植过程中解决各种问题,到结果后销售,甚至连梨子挂时的套袋也可以由协会统一订购,果农很省心、省钱。

协会悉心“哺养”,像王运志老汉这样的空巢老人也能种梨就不难理解了。

今年,里高的青花梨又是丰收年。作为“梨主”,韦木生脑子里又盘算着新的主意。他拿来“新九梨”给记者尝,“这个的口感如何?我们今年还试种了满天红、红酥脆、美人酥……”协会每年会从广西大学农学院聘请专家来给农户们讲两次课。通过专家的指导,青花梨不易储藏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储藏期从以前的一个星期延长为现在的两个星期。目前,青花梨只能种一季,协会也正在研究实验二季梨。

协会中有十多名青花梨经纪人。

2009年,协会在果园旁边建了一个交易棚,种梨大户将青花梨拉到交易棚,再由大车运出去。小户产量比较少,10吨以下的运输车开到村中,客商就直接到果园里将梨子运出去。家里人力比较少的,协会和村民都会帮忙。

王运志一人在家种梨,从来不用担心梨子的运输和销路。今年的梨子上市前一周,协会就已经为果农们联系好了南宁、广州、深圳等地的客商。

韦木生还有许多“梨想”—— — 比如,协会一直在政府的“供血”下生存,全免费为果农服务,现在青花梨种植已成规模,应该自己“造血”了。

青花梨技术协会帮果农开始独立行走。

他们对此很有信心。

新闻推荐

大秀才艺 柳州晚报第13期“快乐亲子行”几乎成“小记者专场”

亲子游戏乐陶陶□记者罗世华/文邓鹏彬/图“快乐亲子行,我是最棒的。”10日,柳州晚报第13期“快乐亲子行”活动在柳江县成团镇碧水湾景区举行,前来参加“亲子行”活动的15个家庭加入了当天的活动(其中...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记者走乡镇》大型系列报道之柳江县里高镇 听韦木生念“梨经” 在广西最大青花梨生产基地,当家人影响着这里的生产走势)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