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初秋的阳光不再像夏日那般炎热灼人了,大石村希望小学里,三张网线吊床挂在几棵大树上,女人们和孩子们挤在上面,嬉闹着;有凳子的男人得坐着,其他的或蹲,或坐在那堆石板上。人群中间放着一张课桌,流山镇副镇长韦晓站在桌前宣布选举办法—— —这一天,是流山镇大石村竹狸养殖协会的换届选举大会,将选出新一届协会“领导”。据了解,养殖竹狸近年来成为流山镇农业经济的又一个亮点,全镇养殖竹鼠农户达200多户,存栏6000多组,出栏年 均达3000多组。
近年来,随着农业特色经济的蓬勃发展,柳江县由农民自发成立的各种养种协会逐渐成为致富“老母鸡”。
如成团葡萄协会 、里高青花梨协会等。“老母鸡”不仅是某一项目的孵化器,也是“小鸡”们的保护伞,为农民提供种养技术支持 、产销信息 、产品维护等服务。因此,协会的作用日渐重要,不仅受到农民的欢迎,政策也不断向协会“输血”,帮助协会健康成长。
□记者喻芬实习生陆丹
大石村民爱养“鼠”
大石村的村民早已尝到了养“鼠”的甜头。
村民们都称之为“鼠”的东西,其实是竹狸。竹狸又名竹鼠,亦称芒鼠。竹狸养殖大户王生荣介绍,竹狸全身都是瘦肉,肉质细腻、味道鲜美。
最具有市场价值的是,竹狸肉脂肪含量低,胆固醇低,营养价值极高。
“竹鼠全身都是宝咯,养竹鼠是一条致富之路。”早在2004年,村里一些头脑灵活的村民得知了竹狸致富的信息后,立即有人开始尝试,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竹狸养殖从此在村中渐渐火了起来。流山镇对此也给予了特别的关心和极大的支持。村里的王继林说:养“鼠”的经济收入还不错啵,现在全村养“鼠”的就有100多户,规模达到2万只以上。
王生荣是村里养竹狸数量最多、时间最久的人,他家养竹狸千只以上,他还是县里的人大代表。去年,大石希望小学的师生全部合并到镇上的学校,这所学校的校舍就闲置了。于是,王生荣就租了学校部分场地用于养殖。
竹狸的圈舍由水泥砌成,类似蜂巢被划分为很多小格,每小格中饲养的竹鼠的数量视情况而定。王生荣介绍:“竹鼠以甘蔗、竹子为食,流山是山区,山上有大把现成的竹子。一只竹鼠每天吃两小块竹片,开支在一毛钱左右,饲养成本很低,而且疾病很少,还没有气味。”不过,竹狸的成长周期很长,五六个月才能长到三四斤,据说可以卖到55元/斤。王生荣抓起一只竹狸,倒提在手中,这个身体胖乎乎的小家伙凌空挥舞着小爪子,倒也还温顺。王生荣说:“这样子就可以卖了。”
选出能干的“当家人”
上午9点多,陆续赶到的村民开始签到。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选举是非常正规、严肃的。爱开玩笑的村民“撩盆”刚来签到的,“喂,等下子选你啵!”脸皮厚点的顺口就说:“好呀,记得投我一票啵!”羞涩一点的则不好意思地说:“我没得的咯,才养那么一点点,要选王生荣才行。”副镇长韦晓专程从镇里赶来,站在一旁跟着乐。村委党支书在一旁张罗。
据了解,大石村竹狸养殖协会理事的任期为三年,今年刚好满一届。
当天大会的议程就是要选出协会下一 届的“当家人”。候选人提前拟出:王生荣、王继林、兰志宇、兰利竹、蓝国庆、王生维、王涛等七人。
选举办法很简单,举手投票。
“王生荣!”主持人念到这个名字,会员的手齐刷刷地举起来。来凑热闹的小孩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见众人举手,也毫不落后地举起了小手,引发众人一片哄笑。众望所归,王生荣当选竹狸养殖协会的理事长。随后又选举兰志宇担任副理事长,王涛担任秘书长,以及每个村屯一名理事。
新一届理事选出来了,立即履行职责,商议会员们最关心的问题—— —下一步怎样发展?副镇长韦晓表达了镇里的“下一步”:“争取资金发展,增加规模达到5万只以上。”王生荣的“下一步”是:“有条件就尽量搞大,不用愁卖不出去。”韦晓接着说:“资金可以慢慢争取,政府奖励也可以用于扩大,要找销路就找王生荣吧。”一听这话,男人们立即兴奋起来,“那就想办法多养了啵!”
新闻推荐
难找?还是没有认真找? 发生在柳江县航岭路的交通肇事逃逸案肇事司机“找不到”,伤者家属表示不理解
□记者李书厚晚报讯在找到肇事车辆和车主的情况下,肇事司机真的还很难找吗?连日来,晚报对发生在柳江县航岭路的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进行了报道。在案件的侦查上,柳江县交警部门相关人员以“车主躲起来...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