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伟翔见习记者李劼记忆中的家“走”了27年
白皮树、两层的土屋、池塘、马,是唐旭海一直在寻找的老家。实际上,这个家离他现在住的白沙的家直线距离只有3公里,但他“走”了整整27年。2011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他终于平安地回到了家。从这个家走失时他4岁,回来时31岁。
他现在终于知道自己一直想念的出生地叫梳头屯,亲生父亲叫吴庆新,亲生母亲叫江裕英,大哥叫吴奇东,二哥叫吴奇峰,三哥叫吴奇旺,他的出生名叫吴奇岗。
盼着他有一天会自己找回来,父兄一直没有注销他的户口,因此,他现在一回来就有了另一个合法的身份—— —牛车坪村梳头岭屯村民吴奇岗。他现在必须习惯去接受别人叫他“阿岗”。
相逢时,母亲的眼泪、父亲难得的笑容、兄弟的欢喜、亲友乡朋的道贺都在百感交集中一一上演。
回老村的路已经完全变样,不再是他4岁时记忆的回家的路,一切记忆都要重建。
婶娘指着路旁的一处山坡告诉阿岗,那是他们家的茶山,带大他们兄弟几个的阿婆
(奶奶,祖籍广东人对祖母的
称呼)就埋在那里。
对阿婆,阿岗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但长辈、兄弟的讲述却让他十分伤感。
“阿婆去年7月才走的,走之前还叮嘱我们一定要把你找回来。”“每年大年三十,我们夹菜给她,她总不吃,闷闷不乐地说:我还有个孙仔没回来。’”阿岗决定,等会从老村回来,一定要好好去拜祭阿婆。
父子兄弟情洋溢在山间
路不断往山沟里延伸,冬阳灿烂,清风随行。
堂姐吴奇珍指着一处正准备建一座庙的荒园说,那是原来是学校,全村的小孩都在那里读过书,除了阿岗。
“我那时是校里田径队的,短跑很厉害,但耐力不行。”大哥吴奇东说。
“我也是,300米以后就不行了。”阿岗说,但我那时很强壮,玩‘踩宝\’游戏两边都抢着要我。”交谈中,兄弟几个发现奇旺和奇岗原来都去过市体校,奇旺练举重,奇岗去应考田径,经历是如此相似;现在兄弟四个,竟然全部是开车的,冥冥中有一种缘分在交集。
途中碰上83岁的老村民梁伟东,这位老爷子当年和吴家熟得很,看着几兄弟长大。
这次听到众人告知阿岗回来了,竟然眼尖地一眼就认出阿岗来,抓着他的手紧紧握着,开心地念叨着:阿岗你可回来了,好啊!恭喜!”阿岗憨憨地笑着,小时候的印象虽已不深,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村民的热情。
吴庆新和江裕英在阿岗两岁时就离婚了,积怨很深的两人29年之后因阿岗的回家而重新一起走在同一条山道上,欢喜地看着前面箭步如飞的四个儿子。
终于到达梳头屯,在父亲的带领下,四兄弟和众亲友先往梳头岭上拜祭社王。
祭祀完成后,孩子们去抢摘社王旁一棵野生金桔。吴庆新也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冲上去,抢摘了一大把揣在兜里。下山时,吴庆新从兜里抓了一把半青半黄的金桔,用皱 巴巴的手伸展到阿岗前面,像27年前那个年轻的父亲摘果子给4岁的小儿子。
阿岗伸手从父亲的手中抓了几个,放到嘴里嚼着,不太甜,却吃得津津有味。一种重新建立起来的父子亲情洋溢在山间。
回到村里,不见了白皮树,也不见了池塘和马,但泥巴老屋还在,门口依旧站着那棵结的果子硬得可以打死狗的沙梨树。这座面向白花冲,背靠梳头岭的老屋,就是阿岗日夜想着要回的家。
听说老屋已经卖掉了,阿岗遗憾,驻足在院子里寻找着记忆中的点滴。
孙子已归来阿婆心当安
回程中再次路过吴家的茶山,父亲带着兄弟四人挤过芦苇杂草去拜祭阿婆。虽然已经想不起阿婆的样子,但吴奇岗说:如果知道一个老人27年来天天都在念叨着你,那我苦苦的寻找就是值得的。”“阿婆,阿岗回来了,要是你再迟走一年多好,你就可以亲眼看看他。我们四兄弟终于团聚了,你就放心吧!我们会和和睦睦地过下去……”四个儿子在父亲带领下跪在老人的坟头。
阿岗默默地接过父亲递过来的冥币,点燃,叩拜。
这几年,阿岗寻根心切,正是担心还没找到,老人们就过世了。从2005年开始,阿岗和他的女朋友陶秋萍就开始加紧寻根之路。为此,他们几乎走遍了柳江县,到处贴寻亲启事,到处打听。
为此,阿岗还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迷惘小孩”,可见他想解开自己身世之谜的渴望。
遗憾的是他们一直找错了方向,有限的记忆无法帮他找到从前的家。
“今年,他还打算买一辆好摩托,走遍柳州市附近所有乡村,直到找到为止。”陶秋萍说,我支持他的行动。”但想不到的是,通过柳州晚报与“宝贝回家”搭建起来的寻亲平台,阿岗苦寻的根,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找到了。结果发现,这个家离他仅三公里远,时光却滑过了27年。遗憾还是留下了,一直等他等到95岁的阿婆已经去世。好在,父母还在,兄弟都好。
返回了家,一下车,风很大,江裕英怕阿岗着凉,急忙帮他拿来棉衣亲手给他穿上。
时隔二十九年,她终于又有机会在冬天里给小儿子穿上棉衣,用母亲的温情驱散冬日的寒冷,驱散笼罩在阿岗头上27年的迷雾。
开席了,亲友满屋,一桌桌地敬酒,阿岗有些醉了。
新闻推荐
□热线值班杨贝贝的士拒载理由多杨小姐昨日来电:6日我在谷埠街准备乘出租车去柳太路。当我坐上了一辆绿色的出租车后,司机很热情地询问我去哪里。得知目的地后,司机犹豫了一下说,如果沿途有顺路的客...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