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二儿子、三儿子与唐旭海(中)长得像不像?
老二吴奇峰在看唐旭海耳朵上的伤疤
吴家两兄弟与唐旭海比手指
两兄弟在看唐旭海后背上的胎记
核心提示
12月17日在柳江县拉堡镇文化宫广场举行的“续血缘之爱,写人间真情—— —丁盛回家了”大型认亲仪式,不仅是见证丁家人离别23年后的亲情回归,也是晚报通过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为一些失踪亲人的家庭进行登记,然后由公益网站的志愿者将资料上传到“宝贝回家”网站。
昨天,又有好事出现了,在仪式现场登记了失踪亲人消息的一位叫吴庆新的大叔,通过“宝贝回家”网站和晚报牵线,与一名很像自己失踪了27年儿子吴奇岗的小伙子唐旭海相见了……他们到底像不像?有几分像?他们会不会是一家人?读者不妨用您的“火眼金睛”来瞧瞧!
失踪儿子最大特征:耳朵上有缺口
昨天上午10时30分,来自城中区牛车坪村的吴大叔带着二儿子吴奇峰 、三儿子吴奇旺来到了晚报记者部。
“怎么样,联系上那位唐先生没有,他来不来?”一家人见到记者时,迫不及待地询问。记者告诉他们,唐先生正在赶过来。
吴大叔一共有4个儿子,失踪的儿子是老四,叫吴奇岗,1980年8月生。吴大叔说,1982年,他跟老婆离了婚,大儿子归 老婆,其他三个儿子则跟着他生活。当年自己在牛车坪梳头屯的家里做腐竹生意,由于家离市区很远,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很难把生意做起来。后来他就与住在水南村的老李合伙做腐竹。
平时他带着三个儿子一块去开工,有时会把孩子放在孩子姑姑家或者外婆家,三个儿子一样的调皮捣蛋。
儿子吴奇岗是怎样走丢的?事过境迁这么多年,吴大叔的印象已经有点模糊。“记不清是1984年还是1985年了,有一天我带着儿子小岗到水南村做腐竹,其他两个儿子放在外婆家。当时小岗说饿了,我就叫他吃碗粥,吃完后乖乖待在这里不要乱跑,谁知等我忙完已经是下午了,回头才发现他竟然不见了。于是赶紧召集家里近的远的十几个亲戚一块过来帮忙找,但整个柳州城找遍,也没有找到。”吴大叔想起这事就觉得很对不起儿子,这二十多年来,只要听说哪里有小孩找到或者有人寻亲,吴大叔就会过去看一看,希望有一天奇迹会出现。
吴大叔提供小岗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左边耳朵上有一个半块指甲大小的缺口,是他与哥哥打闹时被摔在地上碰上硬物或是被兄弟手中的锅铲打中的,流了好多血,大人发现后找了一些草药给他敷上止血,后来也没去医院,结果落下了半块指甲大小的缺口。
与“宝贝回家”的“17174号”吻合
再说,早在18日晚上,“宝贝回家”网站管理员小梅就打响了记者电话,热心的她告诉记者,晚报那天大型认亲活动的报道她细细读了,发现那名叫吴庆新的大叔寻找儿子吴奇岗的信息与他们网站“宝贝寻家17174号的唐旭海”很吻合,她反复掂量估测,吴奇岗有可能就是唐旭海! 记者随后从“宝贝回家”网站寻找“17174号”信息,上面这样写着:唐旭海,男,1979年,失踪时间是1984年5月5日,失踪人特征描述为背后右肩胛骨下方有一胎记,左耳有一小块残缺,两个大拇指不一样长。唐旭海自述:本人在1984年这样不知道被谁带到柳州玩,也不知道为何又丢下了我,迷茫中我走到了黄村
路口(以前的黄村三岔路口)的
交通亭时被警察发现,送到了福利院。长大了的我现在非常想找到我的亲生父母。
吴大叔说失踪的儿子吴奇岗耳朵有半块指甲大小的缺口,而唐旭海称左耳有一小块残缺,如此惊人相似的特征,应该不会是 巧合吧?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吴大叔,他很激动,表示很想见见那个叫唐旭海的小伙子。记者随后跟小梅联系,小梅不厌其烦地帮着联系其他志愿者,寻找唐旭海的联系方式。几经周折,一名叫“逍遥”的志愿者将唐旭海电话号码给了记者,并说此人也生活在柳州。在柳州?这就好办得多了,事不宜迟,记者立即联系唐旭海。
电话通了,他听说这事后也很兴奋,表示可以立即见面。既然双方等不及了,记者将双方约到了柳州日报社晚报记者部。
(下转五版)
新闻推荐
“丁盛寻亲”余音未了 ■全国近百家媒体转载■失子家庭看到希望,纷纷来到晚报请求帮忙寻找孩子
丁盛抱着亲人痛哭□记者喻芬晚报讯这是人间的奇迹!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宝贝回家网等全国近百家媒体纷纷报道、转载,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被拐23年之后,河南小伙程朝阳在媒体和警方的帮助下,仅用半...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