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罗世华一次性消毒餐具外包装上无厂家、无厂址;餐具在柳江县生产,却不在柳江县使用而是送到市区内的餐馆;餐具推销人员故意给记者提供错误的地址……5月21日,柳江县工商部门对这家“地下餐具”加工厂进行了查处,市食品药品监督所责令餐馆立即停止使用这种“地下餐具”。22日,晚报推出两个版的暗访调查报道令读者关注。其实黑厂房能顺利打掉,背后有忠于晚报的线人相助。
线人帮助找到黑厂房
5月初,读者向晚报热线反映,市区内一些餐馆给消费者提供名叫“超洁”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外包装上连生产厂家和地址都没有,疑是 “三无”餐具。记者对这种餐具进行追踪调查时,无法找到餐具的生产地点。
“地下餐具”生产黑厂房最终被查处,其实是一名线人给了记者很大的帮助。5月19日上午,我与线人来到柳江县拉堡镇思贤村建都屯。线人告诉我,生产“地下餐具”的厂房疑在这个村庄里,但具体地点不清楚。
我与线人顶着烈日,踏在碎石路上,尖尖的石头刺在鞋底上,令脚下生痛。这个村庄里道路交叉,厂房比较多,而且一些厂房内养有狗,生人走过去,狗便叫起来。
为防止意外,我随手捡了一条棍子,继续寻找“地下餐具”生产厂房。在一条道路的尽头,我们发现了一处厂区铁门虚掩,厂区内地上放着装一次性餐具的蓝色箱子。我假装上去问路,但该厂区人员很警惕,以 “不懂”为由,将铁门锁上。在这个厂区旁边,我还发现其隔壁就是养猪场,这明显不符合卫生规定。
装卸工人趁机抬价
5月20日一大早,我和记者邓鹏彬蹲点暗访,掌握了这家黑厂房生产的餐具配送的餐馆。
5月21日上午,我与邓记者来到柳江县工商局反映此事,引起高度重视。该局执法人员与记者来到这个黑厂房,对该厂房的生产机器以及未包装的餐具等,全部予以查封;对已经包装好的100多箱一次性消毒餐具以及现场堆放的包装膜、消毒剂等,全部予以暂扣。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个“意外”,工商执法人员请来两名装卸工,结果装卸工到来后,却趁机抬价。执法人员只好“炒”掉他们,再次到外面去请工人。
在现场,黑厂房的老板还问我要联系方式,希望就此事进行沟通。但食品安全大于天,我以自己是负责开车的司机为由,拒绝了对方的要求。最后,稿子顺利刊发出来。
这一次打击“地下餐具”取得很好的效果,“线人”提供的帮助至关重要。记得2010年,我去一个黑窝点潜伏打工,也得到了一名线人的大力帮助,该新闻后来获得了广西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中国地市报群工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奖项。
我知道,这些荣誉的获得,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工作的线人也有功劳。
有时候,这些线人不求任何回报,完全是出于一种正义感而提供帮助。
我的新闻生涯中,多亏有他们的帮助,我要深深地向你们鞠一躬:谢谢你们!
新闻推荐
“新时代商业港”2012(冬)柳州“万人交友”盛会 交友信息荟萃(四)
女1012号38岁,高中,身高1.5米,自由职业,离异,爱好广泛;觅40-45岁,有上进心、责任心,有房的男士。女1014号20岁,中专,身高1.5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未婚,喜欢唱歌、跳舞;随缘。女1016号40岁,高中,身高1.7米,物业...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