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柳江县二中1113)班吕宁
12月1日,是众所周知的世界艾滋病日。自1981年发现首个艾滋病病例以来,我国人民便和世界人民一道,展开了漫长的抗“艾”斗争。近年来,全国各地宣传艾滋病的志愿者在抗“艾”战线上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由于一些人对艾滋病一知半解,从而造成了谈“艾”色变的局面,那么,艾滋病到底有没有这么可怕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弄明白什么是艾滋病。其实,艾滋病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正是由于其潜伏期长 、发病后果严重,才造成了人们的内心恐慌。
但是,艾滋病的病情也并非不可控。首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很有限的,艾滋病病毒仅通过性 、血液 、母婴三种途径进行传播。我们在生活中避讳和艾滋病患者握手 、吃饭 、拥抱,害怕会因此传染上艾滋病,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当今社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病情的发展,严防严控艾滋病,从政策上就给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加上各地频繁开展的抗“艾”宣传活动,更能够使人民深入透彻地了解艾滋病,防治艾滋病。
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呢?首先,我们必须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心理。艾滋病患者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同样演绎了不同的生命精彩。我们应当大方地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拥抱,给他们以鼓励。其次,我们更要深刻 、科学地了解艾滋病,增强相关知识的学习,避免出现因对艾滋病了解不透彻而引发的歧视和恐惧。此外,积极参与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活动,也是我们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艾滋病确实可怕,但艾滋病也确实不可怕。面对艾滋病,科学的防控方法和正确的态度十分重要。我们应当摒弃谈“艾”色变的心理,积极投身到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去。虽然我们尚无能力为治疗艾滋病提供科研成果,但我们可以从关爱身边的艾滋病人做起,从向周围人正确宣传预防艾滋病做起,因为只有让艾滋病人感受到温暖,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新闻推荐
空运“救命血”与死神赛跑 在晚报的协调下,各方联动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这是一场从死神手里夺人的赛跑!这是一次与时间赛跑的较量!今年10月31日,在晚报的协调下,柳州机场、市工人医院、广州医药公司等多方迅速联动起来,紧急空运“救命药”,成功挽救了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