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柳南区太阳村镇老房村的安顺养殖场,就能看见七八米高的羊舍,山羊被圈养在楼上,下面一层专门装粪便,几个农民正在喂羊,一旁是空荡荡的4栋牛舍。这是何以安和家人一起管 理的两个养殖场中的其中之一。
“这里共养了300多只羊,今年计划增加到3000只。清明前刚把近100头牛卖掉,这段时间正打算再预订300头小牛。去年两个养殖场收入有100多万元, 今年会有更大的突破。”看到记者来,何以安放下了手中的活路,和记者聊起他的家庭农场之路。
2001年,何以安开始用家里的秘方养肉牛。爷爷一辈子放牛,积累了丰富的治牛病经验。到了父亲这一代,叔叔在柳江县进德镇老家圈养了30多头本地牛,规模化养殖开始进入他们的视野。
到了他这代,他自己出来租村民的地搞养殖。老房村这边是由爸爸、弟弟和他负责,而进德镇老家是由叔叔和另外几个兄弟负责,占地已达10公顷(150亩)。“现在愿意种田的越来越少,土地承包租金便宜得很,每亩每年也就300元。”何以安说。
目前,何以安的两个养殖场都通过了无公害肉牛生产认证,成为广西无公害肉牛产地之一,产品有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动物A级检疫合格证,主要销往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去年年 底,他还获得了自治区养殖能手荣誉称号。
在何以安的心里,家庭农场就是一家人一起干活,自己养、自己收、自己销。他希望能把农产品做得更精、更专,从而改变以前粗放经营的模式。去年,何以安以个体的名义注册了安顺养殖场。现在他又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安顺牛肉”商标,要打响自己的品牌。
今年“家庭农场”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词。听到这个好消息时,何以安兴奋地说:“希望政府能给我们建家庭农场提供更多的支持。除了资金,服务、人才、技术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柳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曹艳红介绍说,何以安开办“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能引导更多的农民从“土”里刨金。这种土地流转模式,不仅减少了土地闲置和抛荒率,也解决了外出务工给农村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何以安高兴地说,以后他打算在养殖场里建一栋小别墅,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牛羊成群,真正当一名现代化的“家庭农场主”。
日报记者段红梅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4月16至19日,“广西第四届小学习作教学大赛”在南宁江南体育馆举行。大赛共有由各市(区)推荐选送的15节习作教学观摩课,柳江县拉堡小学党员教师刘芳执教的四年级习作《数青蛙游戏》一课,以独具匠心的...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