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立交桥下商贩占道经营影响交通○○记者张捷/文邓华/图“嘀嘀……”刺耳的喇叭声在立交桥底回荡。近日,陆续有市民拨打晚报热线2821100反映,胜利立交桥底流动摆卖愈演愈烈,路边摊点方便了购物的路人,却阻碍车辆的正常通行。流动摊为何扎堆桥底摆卖?执法部门将如何管理?2日,记者对此进行多方走访。
流动摊扎堆堵得慌
炎炎烈日,立交桥上汽车川流不息。当天上午11点多,记者乘车路过胜利立交桥时,由于无遮无挡,烈日的炙热把车内变成“蒸笼”。奇怪的是,一些两轮车司机不顾骄阳,也冒险从桥上通行。与灼热的桥面相比,桥底明显阴凉得多,非机动车难道不怕晒?开电动车的吴女士正准备上立交桥,她告诉记者,哪个都不愿晒,中午得赶时间回家,桥下堵得慌才走“捷径”的。记者转入桥底发现,太阳伞
(帽) 、雨具 、衣服;西瓜 、玉米 、葡萄
等摊点应有尽有,有的电动车停放摊点前;有的车辆则受阻鸣笛。“把车停好来嘛!路都没法走了。”“喊什么喊,才停几分钟怎么可能堵路?”一些车主甚至发生口角争执。
正值中午下班时间,在胜利立交桥底数个匝道拐弯处,摊点直接摆上人行道,几辆电动车车主停靠路边选购,并不宽敞的路面被占道,一些飞速通行的两轮车发出“吱吱”的急刹车声。市民黄先生认为,桥底拐转口众多,摊点摆卖引起堵路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下午5点多,记者走访了潭中 、飞鹅立交桥发现,水果 、防晒用具等摊点铺满桥底,路人有的觉得挺好,价格便宜购买方便;有的则强烈反对,占道摆卖堵路不说还造成卫生脏乱差。
桥底成监管“盲区”
流动摆卖为何集结立交桥底呢?记者走访得知,流动水果摊主大多来自周边县份,有的自产自销水果;有的则是果贩子。“白天各路段都有城管巡查,停车买卖容易挨处罚。”梁女士说,她住在柳江县,每天早上5点就出门,晚上8点才到家,每天销售近千斤水果。她说,如果不是两个孩子还小,她宁愿到外地打工也不愿这么累。
“市场摊位少 、费用高,而且在里面销量也不是很好。”在飞鹅立交桥底卖葡萄的吴先生说,桥底相对阴凉,执法人员也来得少,摊位相对固定。但是摊点越来越多,肯定对该区域交通有影响。市民投诉多了,估计这里早晚也要被“严管”。
旁边卖冷饮的黄女士说,每个月被罚款几次是很正常的,执法人员也不可能天天守在这里。
堵疏结合解难题
流动摆卖 、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 、卫生等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热门话题。执法部门屡次查处都难以取缔。而老百姓对流动摊的观点,买的”认为方便,走的”觉得堵路。执法人员甚至发现,光顾”和举报流动摊点有时是同一人。
有人说,有买才有卖,如果大家都有自觉到市场 、商场购物,流动摊也不会存在。“合理规范流动摊可以‘便民 ’,放任不管就成了\‘拦路虎 ’。”流动摊转战桥底成隐患,执法部门该如何监管呢?柳北城管执法局局长朱新发表示,一是加大路面及桥底流动摊点查处力度,引导摊点到规范地点经营;二是协调交警等部门,在桥底入口处设置立杆的办法,限制除非机动车以外的车辆进入;三是通过有关部门适当设置临时摆卖区域,限时按要求摆卖。比如:即将开放的白沙便民夜市场,既吸纳该区域夜市流动摊,也方便附近居民的消费需求。
新闻推荐
○○实习生孙艺玮晚报讯打捞鱼虾、玩沙子、捏泥巴、打水仗……暑期将至,为了给孩子一次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增进亲子关系,晚报快乐亲子行第19期将于13日举行。现在的孩子,陪伴他们度过童年的,除了电视、...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