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记者董明)如何在偏僻的山沟安心搞好水库值守工作,真正使值守人员住得下、守得了,管得好?柳江县推行家庭式小型水库值守模式,让父亲、母亲、孩子一起来守水库,破解了全区水库值守中普遍存在的人员容易脱岗、推诿扯皮、劳动生产受影响等多个难题。
9月初,汛期末期,记者来到柳江县探究家庭式水库值守模式。从柳江县穿山镇集市到洛塘村洛塘屯的道路坑坑洼洼,雨后积水一处连着一处,即使是五菱宏光也很容易被刮到底盘。经过大半个小时的艰难行驶,洛塘村洛塘屯附近的官塘水库跃入眼帘。
走进水库边的值守房,墙上的值班表一目了然—— —“今日值班 主班:银善勇 副班:罗玉英 副班:韦愉梦。
运行水位:94米,危险水位:94.73米,警戒水位:94.31米,保坝水位:94.85米,今日水位:92.95米,今日水量:350万立方米。”“我和老伴、儿媳从2010年开始在这里值班,我主要负责巡逻和清除坝上的杂草。每天早上都在巡坝,在七点半钟以前将水位、流量等情况报告镇水利站。”60多岁的银善勇指着不远处的甘蔗地说,“家里还有十多亩甘蔗地,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们就住在值班房里,有厨房、卫生间,很方便。农活忙的时候,留下一人在水库值班,另外两个人就可以去做工了。”银善勇介绍,非汛期时水库只请一个人,月工资是600块钱,汛期(4月1日至9月30日)请三个人,每人工资是800块钱。“在水库值班,家里一年就可以多得一万八千块,比种甘蔗得钱还多!”水库安全历来是防汛的重点,近年来,自治区要求在汛期时水库必须24小时值守。
但从这两年情况看,水库值守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值守人员住不下,出现脱岗回家吃饭、休息现象;值守人员来自不同的家庭,容易发生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现象;水库值守人员难招,留不住。
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小型水库大多远离村庄和人家,柳江县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契机,完善值班房和生活设施,在30多座小型水库推行家庭式值守,以家庭的温馨改善工作环境,有效解决了值守工作枯燥寂寞的问题。在家庭式值守中,家庭中的父亲担负起领导决策工作,对整个值守工作进行部署和协调,母亲担任后勤保障工作,子女则担任日常巡查工作,工作形成了合力,既管理了水库又不影响农活。
据了解,柳江县家庭式水库值守的经验多次获得自治区水利厅肯定,并将在全区推广。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强化节能管理,柳江县9月27日举办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统计培训会。上半年该县的能耗统计显示:全县用能总量上升,其中国家机关用能总量和均量呈下降趋势,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和服务要求越...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