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江新闻 > 正文

几经沧桑灵泉寺

来源:南国今报 2015-01-05 18:42   https://www.yybnet.net/

新的灵泉寺。(本版图片摄影:今报记者张存立)游人在参观上世纪80年代重建灵泉寺石碑。

元旦上午闲来无事,我陪老伴到鱼峰公园及周围走走,见重新修建的灵泉寺正在举办开光后第一次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一日)诵经祈福法会,便跟着一群善男信女进去随缘随缘。在欣喜这块沉睡了七八百年的“广右第一”佛家宝地得到复苏之余,不禁想起它过去历经的沧桑。

从大云寺到灵泉寺

柳宗元在《柳州复大云寺记》中曰:“柳州始以邦命置四寺,其三在水北,而大云在水南。”所谓的“邦命”与武则天有关,这个在历史上以特殊的手段出人头地的女汉子,在唐高宗当朝时掌管东宫之后,便积极参与朝政,并为以后篡位夺权做了人事和舆论的准备。高宗死后,她先后废掉了自己的儿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操纵朝政,“荣”登大宝。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有洛阳白马寺和尚法明等10个僧人献上一部杜撰的《大云经》,经文中有“弥勒下生作女王,威伏天下”一类的话,并以此推论说武氏是弥勒佛降生,当代替李唐为天子,于是,武则天便改唐为周。天授元年(690年)还把这部被后人称之为伪经的《大云经》颁布天下,制诏令诸州修建大云寺作为藏经、讲经的场所。柳州古大云寺就是那年代建的。

武则天在位15年后患了重病,被废的中宗李显东山再起,改元神龙(705年),恢复唐制。中宗复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下诏毁掉各州大云寺;柳州可能因地处边鄙,大云寺没有被毁掉。可是,地方人士和寺僧出于对武则天为人的不满,不愿再用大云作寺名,便以它面对的古称“灵泉”的小龙潭改名叫灵泉寺。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他发现当时百姓多相信巫术,有病有事总要杀牲。这样很不利于禽畜的繁衍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柳刺史就想通过佛教戒杀的教条来改变这种陋习;还想通过僧人宣讲教义,起到辅助道德教化的作用。于是他着手修复“焚而不复且百年”的大云寺(柳文《柳州复大云寺记》)。花了两年时间,在元和十二年修复工程终于告竣。以此上推百年,大云寺被焚,应当是在玄宗开元五年(717年)左右后。也就是说柳州大云寺从武周载初元年兴建到被焚,存在的时间大约有20年。柳宗元修寺竣工后,经请示桂管观察使府,新寺仍用大云寺旧名。

唐武宗是个尊道排佛的君主,在会昌五年(845年)他敕令大批僧尼还俗,除上州留一佛寺外,下州佛寺全废。作为下州的柳州大云寺,当然在废除之中。此事距柳宗元复建大云寺有28年。柳州大云寺可能只废除寺名,没有摧毁寺庙,仍以灵泉为寺名从事佛事活动。

北宋末年,金人节节南下,进逼宋都汴京(开封),赵宋王朝岌岌可危,有京城高僧净悟大师觉昕辗转南下到了柳州。据宋人王安中《新殿记》说:“(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始以柳州灵泉寺为十方”。宋代对寺院的管理分三种:一是由官府派员作住持,二是成为由寺院弟子继承住持,三是由众僧公请来自各方著名僧人住持,经官方认可。当时的灵泉寺就采用第三种方式,也就是王《记》所说的“十方”。来自京师的佛学高深的大师觉昕,到柳州后自然当推为灵泉寺住持。

据王《记》所说,灵泉寺“自变律为禅,乃始大作门堂楼殿,欲以冠冕南方”。汉传佛教分为十个宗派,其中律宗着重宣传戒律(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禅宗则主张明心见性,自内心求佛,不立文字。因禅宗的随意性没有这么多清规戒律,得到广大僧徒和信众的拥护,在唐代以后颇为盛行,律宗和其他各宗也逐渐归并入禅宗。觉昕大师是禅宗传人,住持灵泉寺期间,通过演法讲经,把原来信奉律宗的信徒转变为信奉禅宗。觉昕还是位善交游、有魄力的高僧,在地方上颇有声望,与官府来往也密切,灵泉寺在他的住持下,有长足发展,办得风生水起。此时,觉昕在经费来源很有把握的情况下,重新修建灵泉寺的门堂楼殿,使之成为“冠冕南方”的寺院,并把寺名改为敬奉禅宗的天宁万寿禅寺(后称天宁寺)。一次,他到象州见到被贬到那里的故人王安中,就请这位为文丰润的王某为新建的天宁寺作记。

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新提拔的柳州知府丘允感叹在仙弈山西侧“枕其麓”的天宁寺背后“岩石巉绝,莫可攀援”。为了让知府登山方便,觉昕便修了条游山小道并筑有供休憩的路亭。丘允为此写了篇《仙弈山新开游山路记》。

在钦宗朝主张和议、得封为少宰的吴敏,建炎元年(1127年)被高宗贬到柳州,他曾登上天宁寺后的仙弈山,面对灵泉(小龙潭)周围的风景便发出:“这里有左慈‘华亭离钓三寸\’趣味”的赞叹。觉昕为此在山上建了座“钓轩”。

从天宁寺到报恩寺

绍兴二年(1132年)王安中来到柳州,他当即为早已修葺一新的天宁寺写了篇《新殿记》,并给寺门写了方“能人之殿”的匾额。“蔽于仙弈之腋”的新建天宁寺,就是在仙弈山北边小山南侧,雄伟壮观,装饰华丽。王《记》赞叹说:“佛法出西域而盛于东土,禅学出岭南而盛于中州……而岭南禅者益少,塔庙荒芜。柳距京师六千里,独能于空山野水之间,兴此伟杰胜丽之观……撞钟出迎,四方来栖之士,指以千计,是则希有”。《记》的最后还有“南山古佛家(住)灵泉,绀(青色)殿飞出玻璃(琉璃)天,双龙戏珠扶屋椽,上有碧井(天花板)垂青莲。王城佛宫堕目前,祥光夜烛牂牁川(柳江)……”的偈言。从王文中可见天宁寺的辉煌。

新寺落成之后,王安中陪伴吴敏和随后也被贬路过柳州的主和宰相汪伯彦,登上了“钓轩”。三人凭轩俯视壮丽的天宁寺,认为可称“广右(西)第一”。

后来,天宁寺又更名为报恩光孝禅寺,至于什么时间改的名,至今还难有定论。

宋京南迁后的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高宗得知生父道君皇帝徽宗和嫡母郑太后“崩逝异域”(其实二人早两年就死了),绍兴七年,高宗为了纪念生父和对他“视若己出”的郑太后,下诏改天宁万寿禅宗寺为光孝禅寺,意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发扬光大孝道。绍兴十一年(1142年)再改为报恩光孝寺。

柳州知府赵师邈在“嘉泰癸亥仲春是题”的《三相亭碑记》中,有“予到官十月,因城治修葺了毕,访水南报恩寺观王初寮(王安中字)小摩崖石刻(即《新殿记》)。”这“嘉泰癸亥”年即南宋宁宗三年(1203年)。赵造访的报恩寺可能就是66年前高宗改名的光孝寺。可是,在6年后的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有位名臣叫方信孺的来到仙弈山,已不知“三相”同游的“钓轩”所在,只在一处石壁书刻了“钓台”两个大篆字,却没有提及那显赫一时的光孝寺。难道光孝寺就在此之前不久就不存在了?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仙弈山一山洞旁,有一方的摩崖《柳州开堂疏请》,那是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在柳州任职的关庚给报恩光孝禅寺开堂的记事。开堂那天柳州知州、通判、推官、参军等州官都到场。开堂就是长老住持演法,开堂当天应是天宁寺改名报恩光孝禅寺的开光日。这难道说高宗绍兴年间下的诏在柳州没有执行?那么立于宁宗三年的《三相亭碑记》说的“访水南报恩寺”这是什么回事?

到了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军长驱南下,进入柳州,全城遭到极大的破坏,光孝寺也毁于此次兵燹。此后柳州的文人或来柳的名人笔下有关柳州的诗文中,都没有提及天宁寺或光孝寺的名字。清修的《柳州府志》、《马平县志》和民国期间撰写的《柳江县志》,都有“大云寺在城南仙弈山下,唐刺史柳宗元复建,今圯”;“天宁寺在城南天马山,即灵泉寺,今圯”的记载,唯独没有提到报恩寺!?

近代重建灵泉寺

在明代,有乡贤张翀(1525-1579年)曾有篇《募修灵泉寺小引》,为重修灵泉寺呼吁:“风声谷应,意输粟以输金;云集子来,或胥谋而胥力。”“城市山林,亦以观乎人品;福禄功德,岂无应乎将来?人间百样成虚,不惜千金买风景;好事万年不朽,须留一念与山灵”。募捐修寺这事没有下文,可能不了了之。明末年间徐霞客旅柳,曾游立鱼峰,向居民询问仙弈山,也没有提到仙弈山附近有任何寺庙。清代更无仙弈山附近有寺庙的记载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当年(1945年)冬,柳州佛教信徒在女居士吴性斌等人倡议下,集资选址在马鞍山旁仙人足迹下(并非原址)重建灵泉寺,得到众多善男信女的支持和响应。当时这块地是属覃连芳所有,覃得知是要重建灵泉寺,满口应承让出。可建寺经费一时无法筹措,在向县政府申报时只打算建座简易的经堂。县长杨义接到申报文书后,认为要恢复灵泉寺,建经堂就不必要了。但刚从成团乡下迁回来的县政府,百废待举,哪有闲钱修什么寺!杨县长只好发给他们一本盖上县长印章的捐款簿,让他们到社会上去募捐筹款,解决建寺经费问题。

1948年农历四月初八观音诞那天,灵泉寺大雄宝殿落成,举行开光仪式。覃连芳特意书写了“天开古洞;地涌灵泉”一联赠与。

在建寺前,柳州的信众就曾派人到南岳去接女尼释愿修回柳住持佛教事务,重建灵泉寺也是为了给释愿修一处可住持的寺观。这个释愿修原是做过两广督军的陈炳焜的养女,俗名叫阿美,深得陈的器重。陈死后阿美失去依靠,沦为一王姓巫婆的下人,受尽女巫的虐待和毒打。日寇投降后,阿美回到柳州,后又追随同情她、家住黄竹巷的周姓道人到南岳学道,再后进了南岳福严寺拜福印和尚为师,并受戒为女尼,法名释愿修。

1949年11月柳州解放后,政府对宗教界实行“三自”政策,灵泉寺住持释愿修利用寺内场地组织信徒办纸盒厂自力更生。1959年释愿修圆寂。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被一家街道工厂占用。1980年柳州恢复佛事活动。1986年为了落实宗教政策,市政府拆除灵泉寺重建,把原来100平米的寺庙扩大到近700平米,居高临下的大雄宝殿占地就有108平米,内供三宝佛、观音、地藏王等神像,南北两厢有十八罗汉像。祖堂中供有开山建寺的净悟大师觉昕神位和几位后继住持遗像。新寺落成,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灵泉古寺”匾额相赠。如今,占地4661平米的新灵泉寺,是建在2006年秋发掘的灵泉古寺原址上。恢弘肃穆大雄宝殿下的两厢,排列着其他神祇的香火堂和斋堂,诵经声声,香烟缭绕,厨工忙碌。这块沉睡了七八百年的佛家宝地又复苏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柳州,又新添一处人文景点。可喜!可贺!

新闻推荐

少年捡到手枪 民警偶遇收缴

柳江讯昨日上午11时许,一少年手拿一支仿军用左轮自制手枪,走在柳江县拉堡镇练家坡底拉进路与堡隆路交会处时,被过路的民警发现并收缴了手枪。该情况是被柳江县公安局两位民警偶遇发现的。当时,他们从...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几经沧桑灵泉寺)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