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这天,罗红素和往常一样推着三轮车,在西江路上忙碌。
为劳动者点赞⑤
今报记者刘山 文/图
罗红素今年51岁,个子不高,面容敦厚。一身橘黄色环卫制服,一辆绿漆三轮车,一把竹扫帚,一把铁铲,便是他的“标配”。在柳州市鱼峰环卫所当了12年保洁员,每年“五一”劳动节他都在扫大街中度过,今年也不例外。惟一不同的是,他刚刚获得了自治区劳模称号。
小巷保洁得力
拿下“金壶”第一
罗红素原本在老家柳江县穿山镇做小买卖。2000年初,因为生意做不下去,他与妻子进城寻找谋生的机会。后来,夫妻俩先后进了鱼峰环卫所,一同负责颇家巷保洁。颇家巷民房挤挤挨挨,巷内还有一个海鲜批发市场,保洁工作难度非常大。
不过,自从罗红素夫妇上岗后,这条小巷卫生面貌焕然一新。“那时,柳州城市管理‘金壶杯\’检查,颇家巷总是拿第一名。”回忆从清扫偏僻小巷起步,到如今成为自治区劳模,罗很是自豪,他说,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全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罗也有过动摇。颇家巷保洁成绩不错,几个月后,所里决定抽调他到燎原班,负责大路保洁。从小巷到大街,每个月薪水涨了90元钱,可他却一口回绝了。他告诉记者,当时考虑到以前做生意,在柳州认识的人不少,“要是被人看到扫大街,那不是很没面子?”
看中罗的责任心,所里几次动员。最后,他决定服从安排。
寒冬夜连轴转
清扫意外撒漏
燎原路属城市主干道,无论夜晚、白天都非常繁忙。从小巷调到大街,罗红素做环卫清扫工作的任务更重了。然而,凌晨3时30分上班、上午11时30分下班;不分寒暑、不分晴雨,这还不是他工作的全部。作为城市要道的保洁员,他必须随时待命,清扫过往车辆意外撒漏造成的污染。
一个冬天的凌晨1时许,罗入睡后不久,突然被手机铃声吵醒。所里通知他,一辆货车在燎原路撒漏了一条百米来长的石渣带,要他马上去清扫。罗不忍影响还在休息的班组同事,独自赶到现场,冒着寒风、操着扫帚就扫了起来。
路面清扫干净后,看看时间已到2时许,罗准备回家睡个“回笼觉”。没想到,刚进家门,手机又响了。这次所里转来市政府热线,另一辆货车刚刚经过燎原路,运送的石块被抛出车斗,影响了路面卫生和道路通行。
罗骑上电单车返回燎原路,待清理完路面石块,已经到了凌晨上班时间。
拨快作息时间
当好班组“头羊”
2006年2月,所里再次调整岗位,把罗红素派到西江路保洁班,当西江一班班长。罗早就听说,这个一班不太团结,是个“落后班组”。到西江一班上班之后,他决定从当好“领头羊”着手,增加班组凝聚力,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罗爱动脑子,喜欢琢磨工作效率、团队精神之类的问题。西江一班同时肩负着社湾路保洁,这条路坡高、路陡,无论扫地还是拉三轮车清运垃圾,都非常吃力。加上这一带夜市摊点多,他发现,如果按照正常时间上班,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洁工作。而这一环节出问题,必将影响整个班组的工作效率。
从那时起,罗把自己的上班时间拨快了一个半小时。每天凌晨2时30分,他便准时出现在社湾路上,开始清扫马路。如今,这个早到的习惯,罗已坚持了9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西江一班的班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年来,先后获得了鱼峰环卫所先进班组、工人先锋号、标兵班等荣誉。
爱护环卫兄弟
有副古道热肠
罗红素在西江一班制定了严格的班组制度,执行起来赏罚分明。曾经有一次,班组两名保洁员不等全组完成清扫任务,兀自提前收工,硬是被他追在屁股后头撵回来。不熟悉罗的人都认为,他不讲情面、“死梗板”,可是,在班组成员眼里,这个班长严厉之外,却有着一副古道热肠。
今年清明节期间,班组一名保洁员在白天当班时,由于身体劳累,突然大口吐血。已交班回家休息的罗闻讯赶来,安排人员呼叫救护车,将保洁员送医急救。这名保洁员本来经济状况就不好,妻子身患疾病,女儿还在上中学,突然病倒让家庭不堪负重。
罗把班组成员当成自己的兄弟,环卫工人收入都不高,为了帮助患病保洁员渡过难关,他发动班组成员利用空闲时间捡拾废品,硬是凑了600元钱,送到医院救急。
而记者采访得知,罗并不是第一次帮助这名患病的保洁员。去年春节,得知班组这个兄弟想给上初中的女儿买套新衣服,可是手上钱不够。罗拿出自己当月工资的一部分,放到他手上,圆了兄弟作为父亲的一个心愿。
新闻推荐
租赁车没有保险 他心虚连续冲卡最终被交警拦下,因阻碍执行职务被行政拘留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真真通讯员付七零)昨日上午,一柳城籍男子趁交警拦车检查时,驾车从高速公路柳江出口逃跑,并在柳州市区连续冲卡,最终在北雀路被交警拦下。原来,男子所驾车辆是租来的,没购买保险,他担心被...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