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火车站,巫秀珍(中)跟堂妹、女儿、二妹抱头痛哭,把30年的思念都哭出来。郑光军扶着巫秀珍下火车,柳南派出所民警帮巫秀珍提带回来的特产苹果。小女儿阿青带着9个月大的孩子,从杭州赶回柳州看望母亲。当年母亲被拐时,阿青只有10个月大。巫秀珍给亲人讲她被拐骗的经历。亲人为巫秀珍的回来准备了家乡风味的白切鸡、扣肉等菜。回家的汽车里,女儿在不停地给母亲擦眼泪。巫秀珍在山东菏泽的家。(受访者供图)
今报记者周群能/文 颜篁/图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其中包含了拐骗、等待、煎熬以及人世间的辛酸。
30年前,家住柳州市飞鹅路菜园屯36岁的巫秀珍突然失踪。似乎在一夜之间,她就抛弃了年老的父母与3个女儿。此后,杳无音信。
这一等就是30年。
远方来电
这是2015年10月24日的上午,一个报警电话牵出陈年的往事。
这个报警电话来自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太平镇。报警人名叫郑光军,是山东省科技厅下派到太平镇潘庄村对口扶贫的第一书记。
郑光军来太平镇已有半年的时间。他做工作非常细致,很耐心地了解各家各户,尤其是贫困户的情况。
潘庄村有一个叫大王庄的地方,这里的村民多数姓王。郑光军特别留意到,有一名老妇人的丈夫前几年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
老人已经满头银发。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其中,大儿子的身体不好,家里很多钱都要花在大儿子身上。
见郑光军非常热情,老人把自己的身世据实相告。原来,老人以前的名字叫巫秀珍,是广西柳州人,30年前被拐骗到此处。
郑光军听老人叙述完遭遇之后,非常感慨。他决定要做点什么,来帮助老人完成余生最大的心愿。
晴天霹雳
时间回到1985年那个冬天的夜晚。
巫秀珍与父母挤在飞鹅路菜园屯一间泥砖平房内。家里人多,平房里加建了一层阁楼。
当年正读小学二年级的巫秀珍女儿阿春记得,在柳州市飞鹅路菜园屯家中,全家人都在热情地款待妈妈的一位要好的姐妹。这个阿姨高谈阔论,说能带着妈妈外出能挣很多钱。
这个姐妹是巫秀珍嫁到柳江县里雍镇后认识的。后来,由于政策的变化,已落户农村的巫秀珍又回到柳州城里的父母身边安家、工作。
此时,她已有了两次婚姻。大女儿阿秋与二女儿阿春是她跟之前的丈夫生的。而小女儿是第二次婚姻生的,当时只有10个月大。
巫秀珍的发小李德奎也记得,她最后一次看到巫秀珍是在一个菜市里。当时,巫秀珍工作的企业不景气,她便出来卖点菜,弥补家用。巫秀珍旁边跟着两男一女,这些人要带着她出外挣钱。
外出以后,家人再也没有收到巫秀珍从外面捎回来的消息。而那个与巫秀珍要好的姐妹也在一夜之间消失。巫秀珍的父母到处寻找,报过警,也曾特地去里雍镇打探过消息,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关于女儿的线索。
当得知巫秀珍的那个姐妹似乎干的是拐骗妇女的勾当之后,家人彻底震惊了。
巫秀珍的父母一边要抚养女儿的3个孩子,一边又因为女儿不知所终而整天以泪洗面。此后的十几年内,两位老人相继过世。而巫秀珍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巫秀珍的最小妹妹巫小芳也费了很大心力。
漫长等待
接下来就剩下漫长的等待。巫秀珍在柳州的家人,谁也不知道,巫秀珍去了哪里。甚至连她还是否活在人世上,都不知道。
1996年,柳州发大水,菜园屯遭了水灾。大水冲倒了巫秀珍父母家的泥砖房。房内的各种物品,包括她的照片都被这场大水冲走了。对于巫秀珍最小的女儿阿青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对母亲的印象是缺失的。
“我妈妈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吗?”阿青曾经问小姨巫小芳。巫小芳无言以对,当年姐姐出走的时候,她本人也只有十多岁,仅仅比姐姐的大女儿阿秋大4岁而已。
多年以来,巫小芳一直不愿意注销姐姐的户口。她一直相信,会有奇迹发生,姐姐还活在世界上。直到现在,巫秀珍的户口还在菜园屯的那本户口本上。
有一次,民政部门要重新登记户口。巫小芳在姐姐的档案中找到了一张老照片。巫秀珍的小女儿阿青执意要看看这张照片,因为这是她能看到的母亲惟一的影像。这件小事让她高兴了好几天。(下转第7版)
(上接第6版)
奇迹发生
接到郑光军的电话后,柳州市公安局柳南派出所民警立即帮助郑光军核实到,巫秀珍确有其人。郑光军所说的飞鹅路菜园屯的地址也真实存在。在民警的帮助下,郑光军很快联系到巫秀珍的两个妹妹。
柳南派出所的户籍民警对巫秀珍这个名字印象深刻,因为他们记得,巫秀珍长时间没有来所里办二代身份证。
相互加好微信后,郑光军发送了巫秀珍的照片给巫小芳看。虽然30年过去了,巫小芳对姐姐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但是照片中的这个人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此外,巫秀珍跟二姐长得很像,通过这一点也可以证实。
10月25日,郑光军再次从太平镇赶到潘庄村。郑光军先后拨通了巫秀珍两个妹妹的电话,让三姐妹先后通话。30年没见了,几句话说下来,双方都已经泪如雨下。
期待团聚
巫秀珍住在潘庄村一栋陈旧的红砖平房里,砖墙上已经有好几道裂缝。房前的空地上晒着金黄色的玉米。
室内的摆设也非常简单。用来撑蚊帐的杆是几根粗糙的木棍。潘秀珍舍不得买蚊帐杆,便从山上砍下杂树凑合着用。
由于家境贫寒,即便已经66岁,巫秀珍还要下地干农活。现在冬小麦已经种下地,农闲时节到了。
闲下来的时间,巫秀珍特别想柳州的老家,思念自己的女儿,连做梦都在想着回家的事。
“我一定要帮老人实现回家的愿望。”郑光军暗自下了决心。10月26日,郑光军把一张高铁票送到了巫秀珍手上,火车票目的地清晰地写着“柳州”两个字。车票是郑光军自掏腰包买的。
此前,郑光军与巫秀珍在柳州的家人已定好了回家的时间。他们约定,10月28日下午坐火车到柳州。
星夜起程
“终于要回家了!”巫秀珍连续两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为了让老人家回家时显得更精神些,侄媳妇张瑞霞带老人去镇上染了头发。满头银发染成了黑发。
老人与侄媳妇也买了点家乡特产牡丹饼,准备带到柳州。
10月28日凌晨4时许,月亮还挂在天上,郑光军、巫秀珍的侄媳妇张瑞霞以及菏泽市当地的两个媒体记者,陪着巫秀珍从太平镇出发,坐车到邻近的河南郑州搭火车。车是郑光军叫朋友帮忙安排的。巫秀珍也没有睡好,凌晨2时刚过就已经起床准备了。
一路上,老人哭了好几次,晕车。
车站相拥
现在,巫秀珍的3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只有二女儿在柳州定居,另外两个女儿都居住在外地。听说妈妈要回家的消息,在外的两个女儿也先后赶了回来。其中,小女儿阿青也刚好是在28日下午坐火车赶回柳州。当年母亲被拐时,阿青只有10个月大。如今,她的儿子也已经9个月大。
这几天,二女儿阿春一直在准备母亲回来的事情。她去市场上购买了床、沙发,给母亲回来用。她也置办了两桌饭菜,招待随母亲来的远方的客人。
10月28日下午6时35分,G423次列车到达柳州。几分钟后,郑光军陪伴着老人走出车站。
刚走出车站候车室门口,巫秀珍就与家人拥抱在一起痛哭。30年没见了,巫秀珍的家人都不敢相信,多年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两地乡音
被拐骗离开柳州已有30年,在这期间,从来没有使用柳州话与任何人交流过,66岁的巫秀珍对于家乡话已经有些许陌生。
此前,记者跟她电话联系时,巫秀珍讲话都带着浓重的山东地方口音,让记者听着有点懵。但一提到家乡,她又会偶尔蹦出几句柳州话。
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巫秀珍的记忆似乎也鲜活起来,她跟周围人交流时,已能成句成句地说起柳州话。只不过当情绪激动起来,又会突然大段大段地冒出山东话。到了后来,干脆柳州话与山东话夹杂着说。
30年酸甜苦辣的山东生活,已融入她的血液和记忆。一方面她思念着柳州的家人,另一方面也关心着山东的两个儿子。
一家团聚
在柳州市柳太路柳太社区一个名叫“缸瓦社”的地方,这里是阿春的家。两层红砖楼房,里面虽不华丽,但也很舒适、宽敞。二楼摆着的那张蓝色的大床,是阿春留给母亲睡觉的。
阿春的丈夫放了鞭炮,这栋红砖房子里比过年还热闹。
家人劝巫秀珍吃点东西,她一边吃,一边哭,泪水不停地从面颊流下。
谈到被拐骗的经历,巫秀珍说“一言难尽”。“我盼星星、盼月亮,做梦都想回家。”巫秀珍说,她刚被拐骗到潘庄村时,也多次想要逃跑。当年,当地交通非常闭塞,她又人生地不熟,摸不清方向。但是,她的丈夫老王与家人对她非常好。
她也曾跟别人求助过,想要回家,但是没有得到帮助。直到郑光军到村子里来,巫秀珍又重新燃起了回家的希望。
想说的话还很多,30年的遭遇也没办法一时讲得完。但是巫秀珍说,她终于实现此生最大的愿望,再次回到柳州与家人团聚。
新闻推荐
联达108㎡3房精装3楼首付仅15万18867020507精装3房黄金楼层110㎡仅售55万随时看房15678068880三星园航二路靓房109㎡3房2厅2卫黄金3楼送15万精装仅售56万13299428881黄金2楼3房2厅双阳台送15万装...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