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东风柳汽柳东乘用车基地自动化侧围线上,多台焊接机器人在同时操作。
今报记者刘志杰
昨日上午,柳州市政协组织委员视察《关于推进基隆开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记者了解到,柳州市政府已制定相关措施,基隆开发区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有望缓解。
上课“人挤人”
现状
“平均每个班63个学生,最多一个班68个学生,高年级学生,有的上课连腿都伸不直!”昨日上午,当视察组来到基隆开发区小学,该校负责人“大倒苦水”:因为学校接收学生数量有限,每年入学时校长都不敢露面,担心遭家长们围堵,甚至还发生过家长拦校门、堵学校等事件。
基隆开发区小学创办于1997年,是辖区惟一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目前在校学生约2400名,九成以上是农民工子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基隆开发区还有三所民办小学,设施相对较差,接收适龄入学儿童约4000名。而基隆开发区人口总数已超过10万,适龄入学儿童约7000人。四所小学根本无法完全接收辖区内的全部适龄入学儿童,一些小孩不得不到更远的学校上学。
“按照国家规定,一个班35-45个学生达到标准,现在学校全是大班,这也是没有办法!”基隆开发区小学负责人介绍,随着周边小区建设和人口的增长,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用闲置地办学校
建议
在视察中,视察组成员查看了与基隆开发区小学一墙之隔的一块空地。这块空地原规划为环卫部门的垃圾中转站,面积约47亩,已闲置十余年,杂草丛生。
“周边居民越来越多,用这块地建设垃圾中转站已不合适,可以用来新建学校,扩大基隆开发区小学规模!”视察组成员提出这个建议。其实,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政协十一届七次会议期间,周少安等政协委员联合提交《关于推进基隆开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就指出,这块空地是柳江县1994年划拨给柳州市环卫处的国有土地,原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场,自2004年11月立冲沟垃圾填埋场建成投入使用后,这块地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由于该块土地周边一墙之隔都是居民楼,居住人口密集,将这块地继续作为垃圾处理场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用来建学校却非常适合。
提案建议,柳州市政府将这块闲置土地重新划拨给柳江县,作为基隆开发区新建小学用地,由柳江县政府投入建设,及时新建学校,切实解决基隆开发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
推进
解决土地置换难题
昨日上午,柳州市教育局、国土局、环卫处以及柳江县政府等向视察组汇报该提案的办理情况。
柳州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26日,柳州市已批复同意柳江县利用原环卫处在基隆开发区闲置土地新建学校,前提条件是柳江县在基隆开发区周边或南环路以南寻找一处地块,与市环卫处进行土地置换。
另外,根据相关规划,在东风柳汽二基地地块(位于基隆开发区西面)上,要建设一所60个班2700名学生的小学。东风柳汽二基地正在搬迁,计划2017年上半年全部迁入柳东新区汽车城。待其搬迁完毕后,即可启动该校新建工作。
今年10月,市政府常务会讨论决定今年启动新建9所市区中小学校,其中包括在基隆开发区附近的航二路小学(48个班2160人)和航四路中学(30个班1500人)。这两所学校建成后,在满足旧机场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的前提下,还可适当招收基隆开发区周边的适龄儿童入学,缓解基隆开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入学压力。
座谈会上,相关部门也谈到一些实际难题。柳江县政府提到,目前在基隆开发区周边或南环路以南寻找一块面积40多亩、适合建设垃圾中转站的土地,难度比较大。想先用原来闲置的土地建学校,再找地解决垃圾中转站建设的问题。
柳州市环卫处负责人也表示,他们首先非常支持学校建设,但是垃圾中转站建设涉及民生,这个垃圾中转站承担柳南片区、柳西片区近50万人口所产生的垃圾中转,每天的垃圾量有五六百吨,不通过中转直接将垃圾运到立冲沟不现实,垃圾中转站建设肯定势在必行,柳江县要克服困难,找到一块合适的地块建设垃圾中转站。
在座谈会上,柳州市政协副主席崔放明提出,建设学校和建设垃圾中转站两件事情都很重要,柳江县政府还是要与市环卫处积极沟通,双方协调,同时与市发改委、国土等部门一起努力,尽快解决土地置换的难题,争取学校早日建设。
新闻推荐
柳州150个城建项目“待嫁”总投资500亿元,期待社会资本参与“掘金”
今报柳州讯(记者刘志杰)从12月1日开始,驻柳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代表,对柳州市2015年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为期3天的视察。记者了解到,柳州已储备PPP(政府与社会资本...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