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日前公示,新的5年规划中柳州将迎来新发展。城市路网的拓展和建设正在加速。5年规划将重点打造8大区域,着力提升区域配套和交通路网建设。
城市力UP
综述
□Text/记者 黄璐 罗俊彬 Photo/何俊涛
你能想象得到柳州未来5年的城市发展轨迹吗?日前,柳州市规划局在其网站上公示了《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结合“十三五”规划带来的新机遇,从国家战略、城市自然环境、各片区发展现状以及路网配套等方面,为柳州宏观的城市远期规划与近期发展规划保驾护航。
关键词:双核驱动,定位升级
柳州未来有多牛?
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北部湾城镇群和西江经济带城镇群的发展,形成了驱动广西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双核动力,柳州刚好位于湘桂线城镇发展带与粤桂黔城战发展轴(含西江经济带)构筑的大“十”字形城镇群节点上。未来五年,柳州将紧紧围绕“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城市定位进行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柳州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立足珠江——西江经济带,衔接北部湾经济区,开展面向港澳和东盟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合作,将柳州打造成为广西构筑“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城市。
业内观点: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黄湘红认为,这一提法在未来5年柳州的城市发展层面起到引领的作用,随着广西泛北部湾的建设,一些重大的企业和相应的部门都南移,让柳州感觉上被“边缘化”。在这类言论之下,柳州提出“龙头城市”发展的论调,也体现了未来柳州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心。
记者点评:从重工业转型成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但柳州独享北部湾和西江流域两大经济带的带动作用,会将这一目标从空间和时间上有效地缩短。
关键词:一江两翼,多心造城
柳州未来有多大?
规划提出,柳州要在广西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预计到2020年,全市人口规模达165.44万人,并达到GDP3400亿元以上。
美好的蓝图下,新一轮的造城运动蓄势待发。打开总体规划,“一心两翼,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结构醒目而明确。其中,“一心”指以都市绿心柳江作为主媒介,更强调“沿江”特色;“两城”即以柳东、河西两个高新区为产业双翼,带动产业发展;柳江、沙塘、石碑坪等5个“组团”则更多的分担了“两城”的城市功能,向专业化发展。此外,都市生活性服务中心、金融贸易服务中心、绿心及运动休闲服务中心“4中心”则更明确地划分了城市的版块及生活区间。
业内观点: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陈有禄表示,人口是发展的根基,有人口才会有需求。以江景为主线,大力发展工业及高新产业,对柳州的长远发展来说肯定是大有裨益的。明确的划分功能区域,也为柳州未来房地产的进一步开发及人居环境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长远利于楼市。
记者点评:柳江千百年来哺育了代代龙城人民,也赋予了柳州独特的生机。未来,有两个“新城”及5个组团作为坚强的后盾,柳州的美好未来更是跃然纸上。
关键词:潜力区域,洼地涌现
柳州未来有多优?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除了提到柳州要达到两个“建成”目标外,还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8%的计划。
本次规划也是紧扣十三五纲要,提出了“一带双环八片区”的构架:以柳江为主带,内部生活型服务业及外部都市产业双环环绕,重点打造8大发展区域。其中,包括城市门外形象区:静兰——古亭沿江片区、白露沿江片区、阳和沿江片区;城市商贸物流枢纽:西鹅南及香兰北片区;城市内部提升改造区:河东路北片区、水南路片区、广雅桥西——火车站片、西鹅北片区。
规划不仅从大方向上为他们的发展描绘了蓝图,更是从城建配套、交通路网等细节方面,着力打造区域。届时,这些潜力区域或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业内观点:柳州宏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屈振华认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政府也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同时,随着城市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价值洼地的相关配套、建设也会逐渐的完善,未来该区域的居住环境及氛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记者点评:昔日的“穷荒僻野”在政府的不断建设中,俨然已经呈现了全新的面貌。新规划的出台,让我们不禁对这些潜力区域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关键词:交通为脉,配套先行
柳州未来有多快?
在未来的5年里,柳州要加快快速路系统、城市通道系统建设,对城市路网和大动脉进行拓展和疏通。在快速路系统建设方面,继续完成鹧鸪江大桥以东段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北外环尽早实现中心城区与汽车城的联系;完善西外环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景观改造工作;随着桂柳高速阳和段的改线,部分利用缘由高速公路和新建环古亭山段从而建成快速路东南段;重点加强双拥大道、学院路北沿线的东侧南北向快速路的建设;随着柳江县被纳入市区行政区界,加快绕城北路快速路的筹备工作。
在城市通道建设方面,加强马厂路到官塘大桥、白鹿大道到高新三路、西鹅南片到航二路(下穿铁路通道)、银桐路到阳和中路的东西向通道,以及东环大道到燎原路的南北向通道的建设,并力争五年完成柳江至新兴通道的建设。
业内观点:柳州汉和房地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蔡理刚表示,配套路网先行,这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城市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模式,从房地产角度看,加之大鳄的进驻,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区域发展的渗透是十分迅速的。
记者点评:区域发展除了要求配套路网先行到位,合理而细致的前期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还关系到市民居住舒适度和城市归属感的幸福指数。
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2006~2010年
按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建城市整体结构框架,优化调整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加快旧城改造”的整体思路,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更新并重的原则,加快实施城市东拓进程,继续完善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推进柳东新区开发,塑造城市风貌,优化生态环境。计划至2010年,柳州市城市人口达到141.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48.14平方公里,人均104.92平方米。重点建设片区包括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和官塘片区。
2011~2015年
通过重点打造静兰—古亭片区、河东路北片区、香兰片区、白沙片区、西鹅南片区以及马鹿山片区,重点改善城中半岛片区、广雅桥西—火车站片区、五岔路口片区,至规划期末,将柳州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综合交通发达、公用设施齐全、名城特色突出、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健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计划规划期末柳州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14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03.5平方米。
2016~2020年
未来五年,柳州将紧紧围绕“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成为定位,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结合柳州市十三五期间的空间发展,提出“一代双环八片区”的构架,重点发展静兰古亭沿江片区、白露沿江片区、阳和沿江片区的城市门户形象区,西鹅南片区、香兰北片区的城市商贸物流枢纽,以及河东路北片区、潭中西路-火车站片、西鹅北片区的城市内部提升改造区,通过加快快速路系统、城市通道系统,以及考虑六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和建设,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预计计划末期人口规模达165.44万人,建设用地总量达168.5平方公里,人均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5平方米以内。
(统筹:黄璐)
新闻推荐
柳江基隆开发区将新建一所小学,助解城郊结合部儿童入学“供”“需”矛盾。新小学拟建于柳江县基隆开发区兴国大道北面、基隆开发区目前惟一一所公立小学——基隆开发区小学东面,总用地面积30748.54...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