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许寒秋晚报讯本报曾予以报道的广西首例非国家公职人员受贿案,经被告人提出申请,区高院于昨日在鹿寨县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再审。
案件回放:专利发明人卷入官司
被告人李土华这辈子或许都不可能会想到,自己在完成毕生梦想的发明创造时,收获的不仅不是喜悦,反而“卷”进了一场官司中。
2004年12月20日,李土华与汉森
公司签订了一份《生产500台甘蔗
联合收割机项目》协议书,其中明确规定甘蔗联合收割机生产的技 术 、图纸归双方所有,双方不能单独转让给第三方。2005年1月1日,李土华正式到汉森公司工作,负责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技术研发及生产工作。
2006年3月,汉森公司研发生产出了定型机并申请了专利,但尚未形成批量生产及推向市场销售。2006年4月间,远在广东佛山
的刘某(另案处理)私下找到李土
华,要求李土华提供其在汉森公司所研制的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技术图纸。
同年5月,李土华让妻子代与
刘某签订《合作协议》,之后李土
华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刘某提供了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技术图纸。刘 某的公司据此制造出了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样机,并进行了田间实验。
2007年1月20日,汉森公司向柳州市公安局报案,同年2月27日,李土华在汉森公司被公安人员抓获归案。
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李土华作为汉森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其研发 、经管甘蔗联合收割机图纸的职务便利,将图纸提供给他人使用,为他人谋取利益,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其非法所得人民币394017.36元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随后的二审判决中,维持了一审判决。
庭审辩论:律师引用“韩峰事件”辩护
昨天的庭审吸引了各路媒体和群众旁听,鹿寨县法院一楼的审判庭内座无虚席。
被告人李土华称,发明联合收割机是自己一生的梦想,并非只为了利益。自己与汉森公司一直是合作关系,联合收割机的技术先是其个人拥有的;其次,他在2005年12月与汉森公司的合作关系已失效,不是公司员工,之后其只是答应汉森公司的请求,暂时在汉森公司帮忙负责技术工作;因为汉森公司单方违约在先,他才与刘某签订协议,是转让自己的技术成果,提 供给刘某的收割机图纸与汉森公司的是不一样的。
其辩护律师也就李土华陈述的观点进行了相应辩护,代理律师还提出,李土华所得完全是正常的工作报酬,并且这些在协议中都有提到过,因此不应构成受贿,更不构成泄露商业秘密。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该律师甚至还引用了“葫芦僧断案”和“韩峰事件”。对此,检方则出示相应证据,证明李土华在转让收割机设计图纸时,仍是汉森公司的员工,因此其行为涉嫌构成受贿罪和泄露商业秘密罪。
鉴于案情复杂,法官宣布择日宣判。
新闻推荐
重约900吨长30米的第一块桥梁桥成功安装到位。(唐峰林摄)□记者李华晚报讯昨天上午,湘桂铁路永州至柳州段扩能改造工程架梁仪式在鹿寨县中渡镇寨上村举行。随着一巨型架桥机将一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鹿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鹿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