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康
刘传林
曾艳
刘健生
崔钢昨晚,柳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等全国各大媒体,以及广西日报、柳州日报、柳州晚报等自治区、市属媒体记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了龙城新一年的发展谋略和民生大计上。市长郑俊康,副市长刘传林、曾艳、刘健生、崔钢、焦耀光、胡明朗、王柳平、陈杰、陈鸿宁、崔惠柳集体亮相,通过媒体向柳州人民和全国关注柳州的朋友们,描绘新一年里建设“五美五好”柳州的宏图。
记者:去年,柳州的经济在面临电荒、资金紧缺的条件下稳步发展。今年是柳州市提出“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目标的最后一年,请问柳州市如何破解电荒、资金紧缺等瓶颈,实现这个目标?
郑俊康:用电方面,去年我们用电的确很紧张,初步统计,受电荒影响,损失工业总产值约130亿元,工业增加值40亿元,影响柳州市GDP增长2.5亿元。今年年内缺电形势将会延续。破解电荒,对于柳州来讲,一方面要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效能,提高电能的产值;二是积极争取向国家和自治区申请更多的用电指标。由于我们自己发电能力有限,我们的电厂只能发电40多万千瓦,但却需要138万千瓦,缺口非常大。目前鹿寨县已获得国家批准,装备两台机器新建一个发电厂,会尽快抓紧时间动工;三是各个企业要做好调配,精细化调配有限电能;四是要有计划地节约用电,倡导全社会节能,把有限的电用于生 活和生产方面。在用电方面,我们承诺首先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电,在此前提下,我们会尽量把更多的电用到工业企业上去。
面对资金困难我们积极做好了准备。在企业融资方面,政府给予支持,通过扶持帮助企业,实现企业多方面融资,包括发行企业的债券。另外,组成一些中小企业贷款集团,解决中 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加大对政府和社会担保公司的支持,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问题。同时也要求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倾斜。此外,积极发挥柳州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作用,赋予他们更多的资产和造血功能,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的需要。
记者:请问目前柳江河水污染控制进展情况如何?为确保柳江生态水系安全,市政府下一步将会有什么举措或动作以应对类似突发环境事件?
郑俊康: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和科学安排,尤其是得到了国内顶级专家的指导,我们离胜利已经不远了。
我们第一道防线建立得非常好,我们有信心能够拦截镉污染,现在峰值呈 下降趋势。请大家放心,柳州市、柳州人民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柳江保卫战”。
我们在龙江上游位置设有一个自动监控系统,这个系统在此次抗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柳州市备用水源建设,古偿河作为市区的备用水源已报自治区发改委和水利厅立项审核,力争在本月内开工建设。早一点建好,就能早一点造福柳州人民,早一点让柳州人民安安心心生活。这项工程估计要花一年半 到两年时间建成。在此期间,我们仍然选用预案中的地下水备用水源,在此之前已做好准备工作,一旦出现情况我们就有应急措施。这次事件检验了柳州人的应急能力 、检验了柳州人战胜困难的决心。
记者:《政府工作报
告》提出要着 手开展PM2.5监测和治理工作,柳州力争成为我国首批监测PM2.5的城市之一。能否介绍一下这项工作?
郑俊康:PM2.5是一个非常潮的问题。国家提出在全国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对柳州是个难得的机会,柳州从“全国四大酸雨区”变成了宜居城市,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个变化。
现在我们要成为全国第一批监测PM2.的城市,这是自加压力。为此柳州已经做了前期准备,专门赴京参加国家的专业培训班,并购置了相关设备。今后将在四城区和柳东新区 、阳和工业新区设立监测点,及时公布柳州市PM2.5指标。
我想还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工作:一是要迅速建立PM2.5监测体系,让全市人民共同爱惜我们的家园。
二是加大管理处罚力度,加强对汽车尾气 、颗粒物污染防治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的管理力度,我们要
出台《柳州市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区域性环境控制联
防体系管理办法》,给柳州人民一个空气清新的城市。
记者:去年是保障房建设任务最大的一年,请问柳州市2011年保障房建设的情况?
!刘传林:住房建设,特别是保障房建设是中央最关注的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柳州市在2011年成为了广西首个保障性住房开工率为100%的城市。
今年是保障房开工建设的高峰期,计划开工建设2.78万套保障性住房,所以在建设中要做到保开工、保进度、保质量。既要确保土地的供应,也要推进政府与企业共建的模式。今年我们还要加大融资,争取中央、自治区的资金支持,项目业主也要加大 与银行的联系。通过这些手段确保完成中央与自治区交给我们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任务。
记者:柳州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哪些优势?柳州如何给城市发展融入文化产业元素?
曾艳:柳州文化产业发展优势非常明显。文化优势,工业文化在广西独树一帜,柳宗元文化也给柳州百姓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文化基础扎实,去年以来我们实行“十大文化工程”的建设后,使得柳州的文化基础设施在广西名列前茅。市、县、乡、村四级文化设施相对完善。精品剧目月月演,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了文化大餐。
人才优势,柳州有大批的成熟的管理 人才、科技人才,还有教育园区的建设、大学本科院校的建设的大量后备人才。
环境优势,交通便利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柳州市提出了“文 化产业发展系列工程”,随着系列工程项目化、具体化,一定会促进柳州文化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记者:柳州在免费午餐工程方面有没有新的考虑?柳州在保障学生能坐上安全校车方面有什么措施?
曾艳:2008年,柳州在全国率先推行了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午餐工作,三江、融水、融安被纳入了国家免费午餐的试点县。在此基础上,柳州市又把免费午餐的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年柳州市、县两级要为这项工作投入将近5000万元。柳州在校车安全方面也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去年已经全面启动了对全市校车的调研,加强了对校车安全的管理,加大了对贫困生的政府补贴,采用了政府采购的方式加大了校车的供应力度。
下一步,对于农村学校采用扩大技术规模、充实教师资源、减少学生 出门距离、加大校车供应力度等办法;城市校车采用公共汽车加校车,加大公共交通的线路密度、站点等办法来解决。
记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请问市政府在加强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措施?
!刘健生:柳州市食品安全情况总体良好,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在加强食品安全方面我们的做法如下:一是坚持预防为主、注重源头治理,实施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 过程监管,建立健全食品监管体系,并通过建立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实现协同配合,联合执法,对食品安全进行强有力的监管。
二是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体系。对于食品安全事故,柳州市已制定
了《柳州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在各个环节上严把食品安全关口,着重加强对重点产品的抽查力度和增加检查批次, 畅通投诉渠道,依法严惩违法违规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确保柳州市的食品安全。四是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的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
新闻推荐
2012年柳州市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2月19日在市第三中学举行
举办单位:柳州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时间:9:00--14:00届时将会有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近260家单位进场,部分进场单位如下:1.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柳州市巨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3.广西新中北科...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