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电动车登记备案需要的证明格式。核心提示
“在本辖区都住几十年了,为什么不给我开证明?”“来来回回都跑了不下5次,你们就给开一张证明嘛!”……这几天,不少社区办公室里都炸开了锅,居民们纷纷要求社区给自己的“三无”电动车(无车架号,又无发票或合格证)的“合法身份”出具证明。这样的证明,社区工作人员开也不是,不开又“得罪”居民,陷入两难境地。相关部门能否改进电动车准入门槛?连日来 ,记者为此进行多方走访调查。
走访:“三无”电动车需有单位证明
6月10日以来,电动车上牌有新规定——对于“三无”电动车,需要有单位(工作单位、居住社区、经销商等)开具一份认定其来源合法的证明,而不少车主把这一“重任”交给了社区。14日上午,记者来到鱼峰区乘龙社区发现,有两名居民正在咨询办理电动车证明的手续。
“由于没有工作单位,使用了一年多的电动车是从二手车市场买来的,车子相关手续都没有。”居民吴先生说,平时与社区关系还挺好,没什么 事就过来帮忙,本以为可以开个“后门”,但来了两次还是未能盖得公章。
一纸证明需要证实什么内容呢?离该社区不远的电动车备案点,记者看到了张贴在门口的“证明”模板:兹证明某某某(姓名)……此车辆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或来源合法),现需办理两轮电动车登记备案业务。特此证明!落款为(工作单位、居住社区、
销售商),并要求加盖公章。
“这几天,不少车主也反映开证明难的问题。”该备案点一名姓罗的工作员称,10日以后,新增无车架号可 提供发票的和柳江 、鹿寨县居民无暂住证可提供市区单位就业证明的,在原有登记备案条件上,就能到全市各便民登记点免费办理。而对于一些“三无”电动车,如果没有单位证明车子来源的合法性,就上不了牌。
随后,记者走访了鱼峰区水南灯台、屏东社区,柳南区柳邕社区等,发现这些社会区均出现为了一纸证明,社区工作人员挺“为难”或部分居民不理解,非要社区加盖公章等情况。
社区:不清楚车辆来源不能轻易盖公章
截至6月5日下午6时,柳州市47个两轮电动车登记备案点及车管所、各城区大队上门服务共办理两轮电动车登记备案23万余辆,而剩下的10多万辆很大一部分属于“三无”电动车,则需要有单位为其“验明正身”,工作单位、居住社区、电动车行……不少车主选择社区作为出具该证明的单位。加盖一纸公章,社区为何犯愁呢?“该‘证明\’涉及电动车来源的合法性,首先,车主买电动车时,社区工作人员不在场;其次,工作人员也没有鉴别其合法性的能力。”鱼峰区乘龙社区书记张红芳告诉记者,有不少老领导、熟人到社区来开此证明,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居民们都表示理解,社区至今没有开出一张此类的证明。
“社区作为街道办的基层机构,这一公章盖下去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柳南区柳邕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口头或书面通知,只是电动车登记办证员口头告诉居民可以到社区开证明,这几天有10多名居民来开证明,有些态度还很恶劣。“实在解释不通,也只能加盖公章。”“这两天我们社区开了这样的几张证明了,压力大啊。”鱼峰区元江社区负责人说,这证明不开吧,居民又不依不饶,认为社区在刁难他们;开了吧,以后万一车子来源有问题,岂不是都推给社区?“里外不是人啊!”柳北区雀山社区工作人员则表示,此证明无法开具,一是浪费车主 时间,有的请假去了又办不成,又要跑社区;二是增加社区工作负担,社区出具电动车证明不合情理和逻辑。
改进:增加车主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鱼峰区、柳南区、城中区等城区的多个社区,发现基本都出现开此证明难的情况,部分社区坚持原则,耐心地向居民分析原因,大多数车主也表示理解。社区工作人员都认为,对于“三无”电动车登记备案,应该改进其准入制度。
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昨天上午,在位于水南路的驾鹤街道办事处办证点,该点平均每天电动车上牌量达200辆,车管所非机科组长王涛告诉记者,针对车主和社区反映的开“证明”难的问题,办证员已及时调整措施,在证明内容中增加本人承诺:“1.车辆来源合法,无被盗抢记录;2.车辆所有权属本人所有;3.本人提供的资料及申请内容真实有效。”对于车辆的合法性,这就大大增加了个人承担法律的责任。
“经协调,目前已要求各办证点更换该证明的模板,不再指定任何单位作为出具证明的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需要有单位证实电动车的合法来源,就是避免那些私自打刻车架号、无车架号又无发票或合格证等,涉嫌非法来源的车辆上牌。电动车登记备案问题近来广受市民的关注,下一步在不断完善登记备案工作的同时也出台各种新方案。
新闻推荐
小河屯位于导江街东面,地处导江小河与柳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故此而得名“小河”,距离鹿寨县城28公里。小河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近年来,该屯村民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敢想敢干、勤劳致富的气魄和信念...
鹿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鹿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