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版图一旦打开了就停不下来。40岁出头的刘孟飞在农机产业扎稳了根基,开始进军汽车零部件、汽车电控、网络远程控制、办学、金融等行业,企业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
上世纪80年代末,农家子弟刘孟飞考入师范学校而后成为教师,90年代初追随“下海”大军前往广东,1997 年返乡联合同胞兄弟成立广西鹿寨县粮机厂,带领当地农民进行农机改革,开始品尝到事业成功的甜蜜。
2010年,他的企业更名为广西柳州市昌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稻麦收割、甘蔗耕作、甘蔗装载、微型耕整4个系列农机产品3万台,农业机械及汽车零配件30万套。2012年,昌业投产的15款汽车零部件产品生产总值接近1亿元。目前,昌业厂区占地近9.33公顷,正在打造一个农机及汽车配件的区域性大型研发生产基地,预计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实现3亿元。
走进昌业位于鹿寨工业园的现代化工厂,只见技术研发车间、生产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学了本事,开阔了眼界,脚踏实地经营事业,才有了企业的今天。”谈及自己的成功路径, 刘孟飞说,知识改变了命运,使他立足实体产业。
昌业目前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多个品牌产品上了国家补贴目录,产品除销售到国内20多个省市外,还远销东南亚国家。谈起传统农机行业的未来,刘孟飞说:“进行产业整合是大势所趋,具体是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和实施品牌战略。”为稳定研发力 量,昌业从2011年起投入6000余万元,同鹿寨县职业教育中心联合办学,为企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与产业工人,缓解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现已初具规模。
谈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刘孟飞告诉记者,他很看好柳州汽车工业的广阔前景。除了目前的15款汽车配件产品外,昌业同区外大型企业合作的汽车电控产品、网络远程控制产品,落实政府提出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工业翻番目标。
“客家人在事业上敢闯敢拼,在家国情怀上,体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刘孟飞说,他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乡亲。资助贫困学子、捐资修路、兴建乡村大舞台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日报记者粟桂利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广大群众是清洁乡村活动的主体,各县区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内容,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让更多的群众自觉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近日,拉沟乡“净化精神...
鹿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鹿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