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记者韦太平、通讯员杨继强)近年来,鹿寨县以实施市“十大农业工程”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为主线,以建设年产1000万只肉鸭旱养产业基地为目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给予财政资金和贴息贷款扶持,大力发展规模化 、标准化肉鸭旱养产业,培育创建肉鸭旱养品牌,力争把鹿寨打造成为广西最大的肉鸭旱养产业基地。
县委书记梁日春说:“县委 、县政府提出,到2015年鹿寨县在广西县级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我们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肉鸭旱养产业是一项短平快的项目,对促进农民增收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县里在抓好畜桑林果蔗菜六大产业的同时,加大力度发展肉鸭旱养产业。”“我搞这个养鸭场,畜牧局按每平方米20元的标准给予了2万多块钱补助,让我在去年冬季刚起步的基础上,今年已成功养殖了4批肉鸭,正准备养第5批,赶在农历十二月出栏。这样一年就能养1.5万只肉鸭。”鹿寨镇石路村石路屯养殖户李有富告诉记者,今年他又扩建了一栋栏舍,现在养鸭栏舍的面积已有1400多平方米,一批能养6000羽。像他这样获得畜牧部门补贴建造标准化养鸭场的,在鹿寨县有220多户。
“鹿寨在打造广西最大的肉鸭旱养产业基地上,出台了《鹿寨县发展肉鸭旱养产业实施方案》,今年从县财政拨款60万元落实了专项帮扶资金,柳州市也给予了2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建设标准化栏舍1000平方米以上的养殖户给予一次性补助,并从信贷扶持 、贴息贷款和用地用电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从而激发了群众发展肉鸭旱养产业的积极性。”县长刘胜友说。
为做大旱鸭养殖业,有效帮助农民增收,该县以科技项目为龙头,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旱鸭规模化养殖,通过宣传发动 、政府引导 、项目扶持 、科技推动 、市场拉动,逐步形成了“公司保价—政府支持—农户参与—部门互动—市场联动”的运作机制,旱鸭生产取得较快发展。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千古名句,正好是对当前鹿寨县扎实有效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好诠释。近年来,鹿寨县把关乎千家万户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最大的...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