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蚕乡暖,蚕农生产忙。1月上旬,在黄冕乡六脉村,只见首批政府补贴的600万株优质桑苗投放给桑农,100多户桑农开着拖拉机排队领取桑苗(见下图)。
这是从浙江调进的优质桑“农桑14号”。这次投放桑苗,是该县2014年首次大规模扶助改造低产桑园的大动作。
这批桑苗品种为“农桑14号”,是近几年来鹿寨县低产桑园改造中,群众接受的高产品种,该品种单株桑叶产量比常规品种高出近三成,堪称当家品种。政府多渠道补贴群众进行低产桑园改造,今年,桑农又获县市财政补贴238万元。其中,黄冕乡改造面积达533公顷,加上扩种133公顷,连续几年下来,占总面积63.5%的低产桑园完成了桑品改,改造面积达2380公顷。桑品种进一步优化,
使该乡2013年共产鲜茧9142吨,产值3.29亿元,农民人均养蚕纯收入8680元。
低产桑园改造,实际上是让桑农每年往腰包里多塞钞票,因此,群众舍得用小钱去换大钱。
过去一些村少数群众不明白其重要性,把政府免费送的桑苗当柴火烧,如今,群众都争抢桑苗。
尽管政府对扶持对象要求其配套出一些资金,但群众依然很乐意,全乡目前种桑群众上交的配套资金达227万元。
走马黄冕乡数万亩桑园,只见不少群众在挖老桑准备种新桑苗,一台台勾机把那些连续产收了一二十年的贡献巨大的“老桑蔸”从地里挖起来。目前,已有267公顷老桑被挖掉。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一股备耕热潮让人感到暖烘烘的。
日报通讯员赖建辉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1月17日上午,鹿寨县举办“就业援助月”春季现场招聘会活动,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搭建信息桥梁,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和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当天,共有29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788个,15家用人单位...
鹿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鹿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