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直面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和群众急盼解决的难题,全县党员干部当好“考生”,以基层一线为民生“考场”,接受群众“考官”的考验,走好“赶考”路。
把好“考生”资格审查
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考试当中,作风建设是关键。
该县切实抓好“考生”考前的“资格审查”,用制度、规章作为测量党员干部的“尺度”,先后制定完善《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细则》等8项规章制度,细化了文风会风、限酒、五天四夜驻地管理 、去向报备 、公务接待 、公务用车等规章制度,给“考生”列出“高压线”,给“考官”划出“测量线”。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该县既给党员干部戴上“紧箍咒”,又为干部创业干事卸下“包袱”,让通过“资格审查”的广大党员干部整装出发赴“考场”。
民生“试卷”百姓出题
县委常委带头深入挂点联系乡镇 、村屯和企业开展调研走访活动,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 、实地走访 、谈心谈话等“线下”方式,灵活运用桂江社区 、热线电话等“线上”平台,“面对面”“背靠背”倾听群众意见建议。
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倾斜资金修好农业灌溉水利设施,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力度,解决农产品销售运输难题;加强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帮助乡镇村屯建设垃圾焚烧炉……这是近期该县征求意见环节里汇总梳理出需要县级层面解决的部分问题,涉及产业、水利、交通等领域。这是一份群众出题的民生“试卷”。
针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设,县委、县政府集中力量,整合资源,重点解决,让群众看到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信心和决心。
“考生”真正为民务实
近日,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 、各乡镇包干领导 、驻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家调查统计灾情 、宣传涉农政策和种养技术。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把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的问题当作“为民务实清廉”的重头戏,在专项财政补贴以外,又安排300多万元用于解决群众反映的水利、道路建设等问题;江口乡针对群众反映的蔬菜灌溉用水难问题,建成了蔬菜基地高效节水项目。实际问题解决了,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今年全县新扩种水果3340公顷,改良桑园800公顷,新扩建肉鸭旱养栏舍近10万平方米。
“考官”据实绩亮评分
实施13条通村公路畅通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26个,人饮工程40处,实施城乡农村危房改造1500户以上,实施城乡风貌改造953户,启动180套公共租赁住房、144套限价商品房、24套城市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一个个民之所盼的项目在鹿寨县项目建设计划表上格外醒目,向“考官”交上了“作业清单”。
关江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从村委通往外界近20公里的是黄泥山路,一直困扰山里人出行。该县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整合各方资金,优先解决边远山村的道路硬化问题。为此,村民一致同意给党委、政府打90分以上。
“赶考”在路上,服务无止境。该县对照征求道路网建立的台账,要求对已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向群众反馈,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日报通讯员杨继强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侯斌)“6·26”国际禁毒日临近,为了震慑毒品犯罪分子,教育广大公众,市中级法院23日对8起制造、运输、贩卖毒品罪案件进行集中公开宣判,12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至死刑缓期...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