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拂过支架上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果农们笑了。随着近期柳州市夏季葡萄销售进入尾声,葡萄产业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的作用再次凸显。柳州市葡萄生产面积从2009年的2万多亩,发展到目前的近11万亩,产量从2.4万吨增加到7万多吨,葡萄产业正从传统的以量增收向“优质、生态、高产、高效、安全”的现代葡萄生产模式转变。
“虽说今夏葡萄销售整体良好,但要形成柳州优势特色,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在10日鹿寨县召开的全市冬葡萄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代表都认同这样的看法。
据了解,夏季是各类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仅拿葡萄来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等及广西区内的南宁、桂林都是有名的葡萄产区,从而在夏季形成了各地区葡萄抢市场的现象,一些葡萄因此价格下 降。从柳州市今夏葡萄销售情况可以看出,中高端精品葡萄销售良好,而部分大众化的葡萄由于受到了外地葡萄的冲击,销售价低,经济效 益不高。
“解决当前葡萄产业瓶颈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冬葡萄种植。”市水果生产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冬季葡萄生产需要满足两个主要气候条件,即秋季、初冬的热量和冬季的冷量。就广西气候而言,仅有柳州以南具备冬葡萄生产的热量条件。柳州以南,如南宁、北海等地,冬季较柳州温暖,不能满足葡萄冬眠的需冷量,花芽分化受阻,从而影响到第二年夏季产量。因此,柳州是适宜种植冬葡萄的区域之一。并且,每年冬季,各地水果上市将会大幅度减少,冬葡萄的平均价格会比夏葡萄高出约20%。种植冬葡萄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让柳州葡萄在全国水果市场形成稳固的特色优势。
目前,发展夏冬两季的双季葡萄产业已成为柳州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目标和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柳州市已经建成了鹿寨县精品葡萄示范区、柳北区古木钟家葡萄园、鱼峰区金福葡萄园、雒容镇坭桥葡萄园等示范样板基地。依托这些现代化的葡萄种植基地示范区、点的辐射带动,今年,柳州市把冬葡萄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发展冬葡萄种植约5万亩,预计亩产量达到1000公斤左右。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柳州市在夏葡萄取得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将产业重心逐步向冬葡萄倾斜,继续在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从而形成全市统一的标准化葡萄种植技术体系,提高柳州葡萄的整体质量,还要进一步发展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葡萄园,加强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让冬葡萄成为柳州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日报记者兰天报道摄影(本版组稿:段超)
新闻推荐
近年来,鹿寨县纪委利用手机微信这一新兴媒介搭建了“鹿寨清风”平台,及时发布廉政资讯、案件曝光等新闻动态,受到广大网友关注。特别是今年5月初通过微信平台,曝光了正在查处的5起违纪案件,点击量高达...
鹿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鹿寨县这个家。